近几年,我市对专业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全市每年技工缺口达到6万人。为此,不少企业纷纷提高待遇,以期缓解用工难题。
中日合资大连蒂业技凯瓦轴工业公司,今年计划招聘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机床专业的毕业生100多人,但最后只招到80人。为吸引和留住新员工,企业不仅提供~一日三餐、住宿和乘坐班车免费等待遇,还向员工承诺每年工资增长10%到15%,并有机会出国研修和升职。
大连蒂业技凯瓦轴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祖峰:“包括去日本的研修,我们是不看重中专、大专、大学本科,我们是不拘一格提拔干部。”
为满足生产需要,用人企业纷纷到职业学校“抢抓”人才,一些中职学校的高二学生已被预订一空,薪资待遇也是水涨船高。
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 王运河:“顶岗实习的学生现在一般给2000块钱左右,就业的学生起薪在2000到3000块钱。”
据了解,我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96所,每年毕业学生3万多人,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约为9万人,特别是数控技术、装备制造、机械加工、船舶制造等专业,缺口更为明显。
快评: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破解“两难”
技术工人的“招生、招工”两头难,很大程度是难在了“学历至上”的社会观念。打破这一观念,就是要让人们看到,咱们技术工人不光有力量、有技术,更会有待遇、有前途。从技工待遇水涨船高,到“双补政策”鼓励扶持,不仅会有效缓解眼前的“两难”,更有助于在全社会培养形成尊重生产劳动、尊重技能人才的价值观。当这样的观念占了上风,技工招生、招工的“两难”才能从根本上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