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超基础知识详解
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功率MOSFET的高速性能与双极的低电阻性能两方面的优点。IGBT驱动功率小而饱和压降低,非常适合应用于直流电压为600V及以上的变流系统如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
IGBT的提出
MOSFET的结构是在低掺杂的衬底上制作高掺杂的源漏区,当漏电压增加时,耗尽区主要向低掺杂的衬底一侧延伸,当耗尽区延伸到源区时,器件便产生穿通。因此,要提高器件的耐压水平,可以提高衬底的掺杂,但衬底掺杂由阈值电压决定,不能无限提高。在结构上,可以增加沟道长度L,但这样一来,期间的宽长比减小,工作电流减小,因此,这种结构不容易实现MOS功率器件的高压大电流。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种新结构被提出,有LDMOS(lateraldoublediffusedMOS,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VVMOS(verticalV-grooveMOS),VUMOS(verticalU-grooveMOS),VDMOS(verticaldoublediffusedMOS)。一系列的改进之后,VDMOS克服了很多缺点,但导通电阻还是较大。
于是人们开拓了一个新思路,一方面保留功率MOS的优点,另一方面引入一个双极结型结构,这样,在器件导通时,双极结型结构会产生少数载流子注入效应,从而对n-漂移区的电导率进行调制,即电导调制效应,从而有效地降低n-漂移区的电阻率和器件的导通电阻。图1为最基本的IGBT结构图。
IGBT主要缺点
1.jpg
图1基本IGBT结构图
IGBT在克服了VDMOS缺点的同时,又带来了其自身固有的结构缺陷。IGBT隐含一种栅控四层pnpn晶闸管结构,这种寄生结构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会发生闩锁。闩锁会使IGBT失去栅控能力,器件无法自行关断,甚至会将IGBT永久性烧毁。也就是说,IGBT的最大工作电流受寄生晶闸管闩锁效应的限制。
IGBT应用领域
IGBT的应用范围一般都在耐压600V以上、电流10A以上、频率为1kHz以上的区域。鉴于IGBT的参数特性,目前IGBT主要应用在电机、变换器(逆变器)、变频器、UPS、EPS电源、风力发电设备等工业控制领域。在上述应用领域中IGBT凭借着电压控制、驱动简单,开关频率高、开关损耗小,可实现短路保护等优点在600V及以上中压应用领域中竞争力逐步显现,在UPS、开关电源、电车、交流电机控制中已逐步替代GTO、GTR。
附:
BUCK电路中的开关器件,通常可采用IGBT、GRT、GTO、MOSFET。
可关断晶闸管GTO(GateTurn-OffThyristor)亦称门控晶闸管。其主要特点为,当门极加负向触发信号时晶闸管能自行关断。可关断晶闸管也属于PNPN四层三端器件,其结构及等效电路和普通晶闸管相同,
电力晶体管(GTR)GTR,GiantTransistor的缩写,电力晶体管是一种双极型大功率高反压晶体管,由于其功率非常大,所以,它又被称作为巨型晶体管,简称GTR。
- 节能荧光灯照明标准值
- 居住建筑照明标准值 房间或场所 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照度标准值(Lx) Ra 起居室 一
- 01-02 关注:130
- 电源线你是否都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 面对如此众多的花样繁多的带插头的电源线你是否都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是不是只是随便找个插座就插上了呢?其实这就是电器隐患啊。在众
- 01-02 关注:141
- 施工用电安全距离与外电防护
- 一、用电管理:
⒈临时用电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
- 01-02 关注:135
- 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
- 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井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l.由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专用变压器供电的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
- 01-02 关注:241
- 电表箱装饰画的特点
- 电表箱装饰画,也叫做配电箱装饰画、电闸盒装饰画、电源开关装饰画等多个名字,这些都是根据其使用功能来命名的,电表箱装饰画的主要作
- 01-02 关注:135
- 电器装置的四个装设原则
- 施工现场离不开用电,工程设备、施工机具、现场照明、电气安装等,都需要电能的支持。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的加强,施工
- 01-02 关注:290
- 家用电器的漏电保护须知
- 在当前的生活当中,家用电器的选择是越来越多,像电热水器,电磁炉,微波炉等等,无论是哪一种家用电器,在漏电保护上要做到全面保障,
- 01-02 关注:123
-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用电
- 1.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必须具备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经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工作。
- 01-02 关注: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