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6大因素将影响传感器的储存或装配,你能说出哪些因素吗?

如果压力传感器在储存或装配时,暴露在超出供应商规定限制的制造环境下,传感器就会出现问题。归纳以下六大因素值得注意。

1.温度

温度过高是压力传感器众多问题的常见原因之一,因为压力传感器有许多元件只能在规定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在装配期间,若传感器暴露在超出这些温度范围的环境下,则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例如,若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靠近产生蒸汽的蒸汽管路上,则动态性能会受到影响。正确而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将传感器转移到离蒸汽管路较远的位置。

2.电压尖峰

电压尖峰是指短时存在的电压瞬变现象。虽然这种高能量浪涌电压持续时间仅数毫秒,但仍然会对传感器造成损坏。除非电压尖峰来源非常明显,例如来自闪电,否则极难发现。OEM工程师必须注意整个制造环境及周围的潜在失效风险。与我们进行及时的沟通有助于识别并消除这类问题。

3.荧光照明

荧光灯在启动时需要高压产生电弧击穿氩气和汞,从而使汞加热成气态。这种启动电压尖峰可能会对压力传感器构成潜在危险。此外,荧光照明产生的磁场还可能会感应电压作用在传感器导线上,使控制系统可能将其误认为是实际的输出信号。因此,不得将传感器置于荧光照明装置下方或附近。

4.EMI/RFI

压力传感器用于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因此容易受到电磁辐射或电气干扰的影响。虽然传感器制造商已经尽力确保传感器免受外部干扰的不良影响,但一些特定的传感器设计应减少或避免EMI/RFI(电磁干扰/射频干扰)影响。

其他要避免的EMI/RFI源包括接触器、电源线、计算机、对讲机、手机以及会产生变化磁场的大型机械。最常见的减少EMI/RFI干扰的方法有屏蔽、滤波和抑制。正确的预防措施,您可以咨询我们。

5.冲击和振动

冲击和振动会引起多种问题,例如外壳凹陷、断线、电路板破裂、信号错误、间歇性故障和寿命缩短。为避免装配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OEM厂家首先要在设计师考虑到这一潜在问题,然后采取措施消除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传感器安装在离明显的冲击和振动源尽可能远的地方。另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是使用振冲隔离器,具体取决于安装方式。

6.过压

无论是在自己的制造场地还是在最终用户那里,一旦OEM完成了机器组装,就应小心避免过压问题。过压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水锤效应、系统意外受热、稳压器故障等。

如果压力值偶尔达到耐压上限,压力传感器还能够承受并会恢复原来状态。但当压力值达到破裂压力时,这就会导致传感器膜片或外壳破裂,从而引起泄漏。介于耐压上限与破裂压力之间的压力值可能会造成膜片永久变形,从而引起输出漂移。

为避免过压,OEM工程师必须了解系统的动态性能以及传感器的极限。在设计时,他们需要掌握泵、控制阀、平衡阀、止回阀、压力开关、电机、压缩机、储罐等系统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者:大学生新闻网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12-10 浏览:
  • 节能荧光灯照明标准值
  • 居住建筑照明标准值 房间或场所 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照度标准值(Lx) Ra 起居室 一
  • 01-02 关注:130
  • 电源线你是否都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 面对如此众多的花样繁多的带插头的电源线你是否都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是不是只是随便找个插座就插上了呢?其实这就是电器隐患啊。在众
  • 01-02 关注:141
  • 施工用电安全距离与外电防护
  • 一、用电管理:

    ⒈临时用电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
  • 01-02 关注:135
  • 电表箱装饰画的特点
  • 电表箱装饰画,也叫做配电箱装饰画、电闸盒装饰画、电源开关装饰画等多个名字,这些都是根据其使用功能来命名的,电表箱装饰画的主要作
  • 01-02 关注:135
  • 电器装置的四个装设原则
  • 施工现场离不开用电,工程设备、施工机具、现场照明、电气安装等,都需要电能的支持。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的加强,施工
  • 01-02 关注:290
  • 家用电器的漏电保护须知
  • 在当前的生活当中,家用电器的选择是越来越多,像电热水器,电磁炉,微波炉等等,无论是哪一种家用电器,在漏电保护上要做到全面保障,
  • 01-02 关注:123
  •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用电
  • 1.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必须具备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经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工作。&#6
  • 01-02 关注: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