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耕地保护有何重要性
1、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耕地是粮食安全的载体。我国之所以反复强调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就是因为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保护耕地。严格土地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现在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3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据预测,到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到那时,即使仍然有16亿亩基本农田,人均也只有1亩左右。这种状况,这种咄咄逼人的人地矛盾,是我们始终不可以忽略的基本国情。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的的耕地安全,已成为国家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能否做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关系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国土资源管理第一位、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在耕地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一直强调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提出,土地管理上的“最严格”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必须依照法律和规划实行最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度;二是严格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三是必须严格执行耕地“占一补一”规定;四是严格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对耕地的破坏,其中的重要方面是切实抓好耕地占补平衡。
2、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耕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但是人均耕地数量少,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为了稳固农业基础,必须切实保护耕地,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当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的存在是非人力所能创造的,土地本身的不可移动性、地域性、整体性、有限性是固有的,人类对它的依赖和永续利用程度的增加也是不可逆转的。因此,通过立法强化土地管理,保证对土地的永续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方向。
3、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社会稳定
实践证明,耕地得到有效保护,粮食生产就会出现重大转机,对防止通货膨胀、保障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要清醒地看到,建设用地每年仍以400万亩的速度在占用耕地,而且占的多是好地。从今后长期趋势看,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余地越来越小。同时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保持粮食长期供求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粮食如果出问题,就是全局性的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耕地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耕地保护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耕地保护必须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为目标。我们再不能乱用耕地、牺牲耕地来取得建设的老路。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方面,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耕地保护规划,合理确定耕地保护的区域,对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洪涝灾害的耕地要严格保护。另一方面,要把耕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不但不能使利用耕地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要通过耕地的开发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 提高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措施
- 1 混凝土的不足 在工程建设中,比如房屋地面、墙体工程、电梯井施工、梁体工程、基础工程、柱体工程、桥面工程、隧道工程和水泥
- 12-23 关注:155
- 外墙真石漆施工特点与案例分析
- 真石漆是一种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外墙装饰装修的一种厚质材料。它是以不同级配的天然彩砂或人工砂为骨料配以树脂乳液、成膜助剂
- 12-23 关注:166
-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基础设施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日渐趋于成熟。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
- 12-23 关注:145
- 对港口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析
- 一、对港口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析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起到工程应有的作用,港口施工一般采用的都是防水型混凝土。防水型混凝土是
- 12-23 关注:125
- 做好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
- 建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成本的高低。因此,必须将建筑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
- 12-23 关注:124
- 市政工程中给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 1 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衔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的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质量看来,多数市政工程的给排水工程的衔接
- 12-23 关注:110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分析
- 前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已是各企业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各企业家的共识。
- 12-23 关注:119
- 提高图书馆采编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
- 1 用发展的眼光,树立正确、客观的藏书建设观念 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发生变化,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共同构成图书馆信
- 12-23 关注: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