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天地人之道》读后感两篇
《论语》是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至今还被人们视为经典,其中的很多话被人们视为真理,成为了很多人的行为准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于丹《论语心得:天地人之道》读后感两篇,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研读这篇文章。
于丹的论语心得天地人之道读后感范文1
在“天地人之道”中,感觉到了自己作为人的伟大,因为天地人合称为三才。神话中的盘古作为人的代表,与天地一起成长,于是“神于天,圣于地”就成了人生最终要达到的一个境界。这六个字也成了中国人的人格思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行为的拓展。于丹和孔子都认为:只有理想和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
在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中,我们不难发现两类人,一类就是入世者,还有一类就是出世者。其实这两类人正好走了《论语》所言的两个极端,《论语》极其强调中庸之道,很多人觉得是平庸、圆滑之意,实在有失偏颇。人不能没有梦想,人亦不能没有现实,梦想与现实的结合,才是真正的和谐。
于丹的论语心得天地人之道读后感范文2
在“天地人之道”中,于丹提到了《论语》中的“子贡问政”一章。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三个条件:足兵,足食,民之信矣。而这三者当中,民之信矣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没有信念的人就如同行尸走肉。没有信念的人就算身体再强壮,也是不堪一击的。没有信念是可怕的,没有信念就难以谈到幸福感。而今人们衡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不是用GDP,而是用GHP——幸福指数。而幸福指数更多的主宰在于人的内心。于丹认为,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当我们一直忽视审视内心时,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迷惘,到最后无法回答最简单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我都活了些什么?
在“天地人之道”中阐述了《论语》中关于一个人要的达到和谐的两个关键字:“忠”和“恕”。这两个字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又要想到别人。另外《论语》中还有两句话,表达了这层意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看来,现在在倡导和谐社会,如果举国上下都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社会要不和谐都难。当然,这种思想,要自上而下,最后要达到这个标准的是普通的民众,而不是官员。也或者这么说,一个人要想真诚的“三省吾身”,这两条是最好的标准。
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这种合是心境之合,自我认识之合。只有当一切的心境达到最平和的时候,人才是站在自然界之中最强大的人!
发布时间:2018-07-10 作者:大学生新闻网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浏览:
- 读《无味》有感
- 其实不知道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叫做无味,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也是这样的,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起一个非常悲伤得让人心疼的名字,让那
- 09-12 关注:44
- 读《超酷天使大肚子爸》有感600字
- 在我们的印象中,爸爸是忙碌的,是高大的,是伟大的,是严肃的。可在这本书里,却有着一个不同寻常的父亲。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是从妈
- 10-20 关注:89
- 《题西林壁》读后感400字
- 读过苏轼写的《题西林壁》之后,再经过郑老师的认真讲解后,我终于体会到了诗中的道理。
《题西林壁》是作者在庐山西林寺石壁上题的
- 10-20 关注:75
- 读《戴银铃的长臂猿》有感600字
- 云南省马戏团的训练师们来到了曼蚌寨,当他们看到了可口诱人的椰汁时,就让长臂猿南尼去摘,结果让南尼逃掉了。曼蚌寨是南尼的家乡,它
- 10-20 关注:79
- 读《神龟侠猫》有感400字
- 说起这本书的名字,大家一定都会好奇地问道:“有这本书吗,我怎么没听过?”是的,这本书并不出名,但是如果你读一读它的类
- 10-20 关注:73
- 读《蟋蟀的住宅》有感400字
- 今天我读了《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文章让我懂得了不要随遇而安和不辞辛苦的精神。
课文主要讲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和不辞辛苦的特点
- 10-20 关注:83
- 《精卫填海》读后感300字
- 这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叫女娃的神仙,也是太阳神炎帝的女儿。有一次她坐着小船在海上游玩,在海上遇到了风浪,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
- 10-20 关注: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