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乡村游更质感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2021年6月,我省《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预计到2025年,全省乡村旅游规模扩大、品质提升、基础进一步完善、贡献显著提高,接待人次、收入年均将分别增长20%和25%以上,实现“十”集聚、“百”系列、“千”个精品、“万”名人才,打造“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景、面上有风光”,东北领先、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2021年7月,长春市乡村文旅协会成立,这是我市适应国家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战略需要,是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一主、六双”的空间产业布局和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的创新举措,是助力长春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双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全市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文旅做强做优的有效载体。
国家、省、市聚焦“三农”,我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突破点在哪儿?如何将乡村旅游做出特色?一个确定的答案:大力挖掘乡村背后的文化,以“乡愁”作为支点,为文旅赋能,从而带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
乡村旅游赓续红色基因
“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双阳区神鹿峰旅游度假区立足实际,就地取材,深挖红色资源。
神鹿峰旅游度假区长征栈道是省内独一无二的体验长征精神的项目,栈道依山而建,木质结构,高、低海拔落差近700米,全长约1.3公里。栈道的入口处庄严矗立着红军战士人物浮雕,体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栈道以红军长征路线为景观设计主线和依据,用翔实的资料展示,按长征重要事件顺序,再现了历史原貌的重要会议、重大事件及重大战役。栈道还展出了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参观者可以通过游览,激发对红军战士的敬仰,体验长征的艰苦,从而更加珍惜当下和平幸福生活。
“今年暑假,最受欢迎的就是长征栈道这个体验项目,游人可以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了解革命历史。”据神鹿峰旅游度假区工作人员介绍,景区有玻璃悬廊、天涯秋千、百鹿原等49项体验项目,独特的“红色旅游”项目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信仰。
今年,全市各地红色旅游景区在五一假期纷纷推出“红色+”旅游套餐和研学旅行套餐,寓教于游,吸引游客。抗联精神传承线、“新时代醉美乡村”线等5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了今夏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红色旅游30条精品线路。
以爱国主义教育、党员事迹、党史学习等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旅游不仅为转型中的乡村旅游提供了创新的形式,更注入了信仰的基因,受到游客的广泛好评。
2
穿越时空的非遗文化+乡村游
一边是古城遗址,一边是古窑。榆树市大岭镇的徐家窑就坐落在大坡古城遗址旁。从辽金时代穿越了800余年,曾经的历史镌刻在板瓦、兽面瓦当、忍冬纹雕砖这些青砖瓦片中。曾经的老窑,虽然满身蒿草,但窑体上“徐家窑”三个字清晰遒劲,徐家窑犹如一个老人,为后人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地儿还是那个地儿,手艺还是原来的手艺,窑却已经换了模样。”徐家窑第七代传人徐家利告诉记者,徐家窑从原来烧煤的老窑,再到无烟的煤气窑,再到现在的辊道窑炉,已经历三次更替。徐家窑也从2015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到2021年又被批准为省乡村旅游AAA级经营单位。
由于坐落在松花江畔,优质独特的陶土,让出品的青砖青瓦耐寒、耐热、抗腐蚀、抗风化,被全国各地数百处文物古迹修缮所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仿古建筑流行。徐家窑聘请了古建筑专家及相关技术人员,成立了专业的古建筑工程施工队伍,构建了从古建筑设计到配套产品生产、施工、安装、维修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看烟、闻味、听声、摸窑门温度……除了掌握时间、火候,一件成品生产出来,要经过许多道工序,才能烧制出美观、大方、具有浓厚传统的砖瓦及各种陶器。”年过花甲的徐家利感慨道,这些技艺和文化还是需要有新人继续传承下去。
徐家窑每年四月份举办一年一度的徐家窑点火节,宣传和弘扬徐家窑文化,游客可观看徐家窑点火时的盛况;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培训班,培训一批优良的传承人;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展示厅,展示各生产流程,供游人参观学习。
徐家窑和乡村旅游接轨,极力打造花园式工厂,成为长春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3
去小山村追寻“诗与远方”
当明媚的阳光照耀在马鞍山上,远处苍翠青山为嶂,近处河流蜿蜒而过,一栋栋集现代与关东特色的民宿点缀其中……进入夏季,来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看一看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逛一逛马鞍山村史馆,走一走红色印迹徒步路线,充满文化气息的乡村旅游项目,正向人们发出邀约。
闲暇时光,漫步在马鞍山村,流连于小南河边的亭台楼榭,周边休闲驿站、咖啡馆、电商超市等服务体系配套齐全,诗情画意中充满着现代化设施的便捷。这里峰峦叠嶂、溪水绕村、建筑各异,历史文化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村民剧社、休闲新区、餐饮服务中心……丝毫不比大城市逊色。
2020年,马鞍山村旅游接待人数突破45万人次,实现旅游产值1800万元,可同时为1300多人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
近年来,马鞍山村以田园综合体为产业主导,以美丽乡村环境为依托,以“休闲观光、民宿体验、生态农业、康养度假、红色文化”为项目支撑,形成区域性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打造出一个都市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
“这里环境很好,空气清新,很适合休闲旅游。”周末,刚刚下山徒步完的长春市民王先生走进一家民宿,准备在村里住上一晚。
将乡村旅游与红色文化相融合,打造追寻红色印迹的文化体验和徒步线路;乡村旅游与历史文化相融合,打造马鞍山村史馆;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相融合,建设田园综合体影视基地……马鞍山村将“文化+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打出了一套深挖文化底蕴的“组合拳”,森林康养徒步、红色文化体验、乡愁记忆民宿等特色文旅产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条乡村艺术长廊,体验生活中的诗与远方。
“我们村就在马鞍山脚下,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最大优势。”马鞍山村相关负责人说,将以乡村振兴的创新点为突破口,通过产业发展的小切口带动区域乡村产业振兴联动发展。
如今的马鞍山村,将乡村旅游线路、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线路、农业采摘观光研学线路等各具特色景观串联起来,涵盖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民俗体验、休闲度假等多个方面,使乡村旅游成为小山村优雅转身的金字招牌。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围绕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加快把乡村旅游规模做大、产品做精、特色做足、品牌做强,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发布时间:2021-08-21 作者:大学生新闻网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浏览:
- 河北大学生村官王冀川
- 王冀川,男,河北张家口人,1987年9月出生,2009年10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管理学学士学位,国家初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 07-10 关注:6
- 河南大学生村官朱长春
- 朱长春,198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郑州大学,现任封丘县陈固镇东仲宫村支部委员、新乡佐今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 07-10 关注:8
- 黑龙江大学生村官鄂丽君个人事迹
- 鄂丽君,女,黑龙江人,2012年7月毕业,是一个有着英语教育和行政管理双学位的姑娘,是黑龙江省穆棱市2012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
- 07-10 关注:6
- 湖北大学生村官汪学东同志个人事迹简介
- 汪学东、男、大冶灵乡人、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12届大学生村官,现任大冶市灵乡镇贺铺村党支部副书记
- 06-27 关注:17
- 湖南大学生村官李黎
- 李黎,男,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湖南省岳阳县人,是湖南省首批大学生村官之一
- 06-05 关注:14
- 吉林大学生村官修占伍
- 修占伍,男,吉林前郭人,研究生学历,农学硕士学位,是吉林省2013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先后担任过延吉市小营镇吉兴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 06-05 关注:11
- 江苏大学生村官朱虹
- 朱虹,女,江苏无锡人,2006年1月毕业,是无锡市锡山区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先后担任东港镇团委副书记和东港镇山联村党总支副书记。
- 06-05 关注:13
- 宁夏大学生村官张万福
- 张万福,男,汉族,198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七营镇张堡村人。于2012年被选聘为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大学生村官
- 06-05 关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