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重外院青年三下乡

我们穿越着时间,在龙孔镇看见的非遗传承
——龙孔戏牛舞
为更好地了解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奋楫扬帆,铸梦丰都”实践团前往重庆丰都龙孔镇,探访了当地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戏牛舞”的传承人秦鹏。通过交流采访、亲身实践,学员们深刻感受到“戏牛舞”的独特魅力,并领悟到了非遗传承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戏牛舞”作为丰都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流传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被列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牛形装饰为主要表演道具,结合音乐、舞蹈等元素,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
当天下午,实践团成员在非遗传承人秦鹏家中进行了座谈交流。据了解,这位非遗传承人已经在丰都龙孔镇传承“戏牛舞”多年,并且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推动者。据悉,在“戏牛舞”的表演中,指导者拿着长杖在黑牛木偶前指挥,而舞者在黑牛木偶下,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和指导者的动作,使黑牛木偶跳跃、旋转,模仿牛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戏牛舞”的独特魅力。在秦鹏的家中,实践团学员们全程实践参与了“戏牛舞”的演绎过程,通过与传承人的交流,他们了解到“戏牛舞”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亲身体验“戏牛舞”表演。中国青年通讯员
 但欣玥 供图
在亲身体验过“戏牛舞”后,实践团学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秦鹏还向实践团介绍了“戏牛舞”的历史渊源、演唱技巧以及对传统舞蹈文化的热爱之情,他们深刻认识到非遗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实践团成员表示:“‘戏牛舞’的背后蕴含着丰都人坚忍不拔的精神,让我们倍受感动。我希望能将这种精神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丰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奋楫扬帆,铸梦丰都”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及其传承的艰辛。作为文化传播者的他们,将通过不同的方式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自己的努力。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承“戏牛舞”,实践团将在龙孔镇的所见所闻写成文章在学校发表,向更多的学生知道丰都龙孔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指导老师韩雨辰表示:“通过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不仅体会到了非遗文化“戏牛舞”的魅力,还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秦鹏无私奉献和坚守的精神。实践团将继续努力,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出去。”
此次实践活动还得到了丰都龙孔镇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龙孔镇人民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传承工作,大力宣传丰都的“戏牛舞”文化,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来到丰都了解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中。
据悉,此次实践活动是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推行“走近非遗,感受家乡文化”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该校实践团还将前往更多的地方,探访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奋楫扬帆,铸梦丰都”实践团的此次走访调研行动,使实践团成员对当地的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悟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此次走访调研,为更多学生认识和了解“戏牛舞”及丰都非遗文化搭建了桥梁。希望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能够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丰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们在当今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非物质文化继承人秦鹏的合影。中国青年通讯员
 林舒淇 供图
通讯员 刘思言 胡耀东
 
    作者:刘思言 胡耀东 来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发布时间:2023-08-11 浏览:
  • 重外院青年三下乡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奋楫扬帆、铸梦丰都”实践团暑期三下乡实践成果
  • 08-11 关注:0
  • 防核反诈齐发力,湘大学子入实地
  • 7月17日至7月19日,全国大学生“防治结核·志愿有我”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湘潭大学兴湘学院“修身‘结’行,‘核’光同尘”志愿宣讲团
  • 08-11 关注:2
  • 结核宣讲进社区,防溺知识润民心
  • 面向未成年人,本着防治结核的初心,结合远离溺水的理念。7月22日,全国大学生“防治结核·志愿有我”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湘潭大学兴
  • 08-11 关注:2
  • 青春聚力:防“痨”养生进社区
  • 为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老年群体的健康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7月22日上午,全国大学生“防治结核·志愿有我”志愿服务
  • 08-11 关注:2
  • 防治结核入人心,普法宣传知保护
  • 未成年人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祖国的未来。7月18日,湘潭大学兴湘学院“修身‘结’行,‘核’光同尘”志愿宣讲团赴
  • 08-11 关注:1
  • 凝聚“核”力量 守护健康雨湖
  • 7月25日,全国大学生“防治结核·志愿有我”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湘潭大学“修身‘结’行,‘核’光同尘”志愿宣讲团走进湘潭市雨湖公
  • 08-11 关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