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研究员,硕士、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杰青、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福建师范大学“宝琛计划”高端人才、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高级访问学者。现任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极端水文-气候事件与灾害风险研究。
下面我们来一起听听高路老师对于防灾减灾相关问题的解答吧!
苏筱彤:您的团队平时主要从事哪些防灾减灾的相关工作?
高路:我们从事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向,分别是灾害的机理,灾害风险的评估以及灾害应对技术。第一个方面是研究自然灾害本身的致灾机理和成灾过程。致灾机理是指某一个自然灾害是如何引起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而成灾过程是指某个自然灾害从无灾到有灾到大灾甚至特大灾害的发展过程。第二个方面是灾害风险的评估,是基于科学的技术、科学的方法计算得出某个自然灾害对人们整个生活的区域所造成的损失,进而评估它的风险大小。第三个方面是进行应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政府的应急决策提供支撑,帮助政府部门减轻灾害、减轻伤亡、减轻经济损失。
陈柯蓝:您觉得在目前的防灾减灾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高路:我们地理学讲究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即时空的概念,灾害也一样。从较大尺度而言,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以地质灾害为主,而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则有台风灾害,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还有海洋灾害。从较小尺度而言,在福建省内部自然灾害也存在差异。福建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台风、洪涝和海洋灾害,而在福建西部的南平、三明、龙岩是以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为主。同时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不同,沿海地区主要是台风所带来的暴雨,来的快去得也快;而西部地区主要是前汛期锋面系统所导致的延绵不绝的暴雨,与台风暴雨的形成机制不一样,即二者洪涝灾害的致灾机理不同。因此,防灾减灾每个区域关注的灾害不一样,需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苏筱彤:我们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您觉得我们在防灾减灾的学习和参与过程中,可以如何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
高路:中国的灾害学是从自然地理学中分支延伸出来的,相比于欧美国家更加关注自然现象的研究,更加注重自然过程,这就是我们地理科学的优势。目前你们地理科学专业所学到的专业课程,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地质学、水文学等等就与灾害相关,做灾害风险评估需要制图以及做空间分析,你们所学的GIS、RS等基本地理技术的课程就涉及这方面的应用。你们作为师范生,可以结合专业所学,利用专业优势,来科普相关的减灾防灾的知识,来提高大众对防灾减灾的认识。
通过对高路老师的采访,团支部成员对于防灾减灾相关知识的了解更加透彻,对于作为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防灾减灾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专业优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会发挥自己所学专业之长,为国家的防灾减灾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