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湘交之声,融沅向党”志愿服务团走进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校学生会,开展了一场以“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绘画表达”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解读中国历代绘画作品,深入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宣讲伊始,志愿者李沁哲介绍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志愿者强调,古代绘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蕴藏着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领略这些特性的珍贵窗口。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在绘画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志愿者以椅子的演变为例,通过展示《韩熙载夜宴图》《无准师范像》《十八学士图》等作品,讲述了从“席地跪坐”到“坐椅子上”的转变在绘画中的呈现,反映出各朝画家对日常器物演变细节的敏锐捕捉。此外,山水画和花鸟画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变化,如唐代青绿山水、北宋全景式构图、南宋边角式构图,以及花鸟画从宋代院体到明清时期的不断创新,都彰显了中国绘画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宣讲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通过绘画这一独特视角,他们将更加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践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此次宣讲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湘交之声,融沅向党”志愿服务团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学生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