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技术奇才,在虚拟世界中留下诸多印记:他曾涉足QQ账号交易,搭建卡盟平台牟利;他开发的初代《天天酷跑》辅助工具引发玩家热议;他精研逆向工程,在网络安全领域展现过人天赋……从早期的灰色地带探索到如今的合法技术研究,这位年轻的技术能手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成长之路。
他是顾仁海,江苏人,2003年出生,现为陕西某高校在读学生。年少时因痴迷网络技术,他自学编程、逆向破解,一度游走于行业边缘,如今转型投身网络安全研究,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技术探索者。
2025年3月,本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试图还原这位00后技术少年的蜕变轨迹。
从游戏辅助到逆向破解:一名00后的技术江湖
顾仁海的成长轨迹与传统“学霸”截然不同。小学六年级接触编程论坛后,他便一头扎入代码世界。“别人玩游戏,我就想拆解游戏。”他回忆,13岁那年,他通过反编译工具破解了某款单机游戏的加密逻辑,首次体会到技术带来的成就感。
初中阶段,他以“小米粥”这个网名活跃于技术社群。2014年,手游《天天酷跑》风靡全国,顾仁海针对游戏机制编写出自动刷金币的辅助工具,在贴吧以“技术交流”名义分享,引发玩家关注。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技术变现的可能,却也埋下隐患——随着平台加强反外挂打击,他的工具源码遭封禁。
高中时期,他转向卡盟平台搭建,整合虚拟商品交易,同时涉足QQ账号批发业务。“当时觉得这是‘资源整合’,现在明白游走在灰色地带。”谈及过往,顾仁海坦言年少时对合规缺乏认知。这段经历却让他积累了服务器运维、数据加密等实战技能。
从“探索”到转型:校园中的技术觉醒
进入大学后,系统的课程学习让他重新审视技术伦理。“过去很多操作看似炫技,实则存在法律风险。”一次网络安全讨论课后,他主动加入CSDN论坛,将逆向工程能力用于漏洞挖掘。
初中期间,顾仁海曾在知名技术论坛“葫芦侠”担任版主,负责网络安全板块的内容审核与用户指导。这段经历让他更深入理解网络社区管理与技术伦理的平衡。以前总想证明技术厉害,现在更关注如何用能力创造价值。”顾仁海表示,他主动注销了早期经营的卡盟平台,并协助网友分析多起网络钓鱼事件。
对话顾仁海:在边界与底线之间
记者:如何评价自己早期的QQ交易、游戏辅助经历?
顾仁海:那是技术认知的“懵懂期”。比如《天天酷跑》辅助工具,当时只觉得破解游戏机制有趣,却忽略了可能对玩家生态的破坏。现在如果再有人找我做类似项目,我会直接拒绝。
记者:从技术探索到合规研究,关键转折是什么?
顾仁海:大学里接触的案例让我警醒。有网友分享过一段话:“技术没有善恶,但操作者的选择决定结果。”这成了我的座右铭。
记者:未来规划如何?
顾仁海:正在研究智能设备逆向安全,比如某品牌智能家居设备的通信协议漏洞。希望能将研究成果用于提升物联网防护标准。
圈内评价:天赋与自律的平衡
CSDN网络安全论坛分版主评价:“这类技术型少年往往过早接触复杂生态,关键在于引导其建立底线思维。顾仁海的转型证明,天赋需要与规则意识结合才能走得更远。”
曾与他合作开发工具的网友“Zero”表示:“他能从‘野路子’转向合规研究,需要极强的自省力。这种成长路径对年轻技术爱好者很有借鉴意义。”
后记
采访中,顾仁海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技术启蒙设备”——一台贴满算法便签的旧手机。“它记录了我所有踩过的‘坑’。”他调侃道,“就像调试代码,年轻时试的错,都会变成未来防护系统的经验包。”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