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语润棉田传薪火,经彩兴疆谱新篇”——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语润棉田·经彩兴疆”推普助农实践团系列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成果,紧扣国家推广普通话战略部署与“文化润疆”工作纲要,传承军垦精神,助力乡村振兴,7月17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语润棉田·经彩兴疆”推普助农实践团赴新疆第八师石河子市清泉集十一连、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新湖总场及哈密市红星一场六连等地展一系列推普助农实践活动,以语言为桥,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
  一、走访调研清泉集十一连,探寻“语言+经济”振兴路径
  在新疆石河子市清泉集十一连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与连队党支部书记刘明明等干部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乡村振兴路径。“咱们这儿是多民族聚居区,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不足,平时办个事、获取种植信息都受影响。”刘明明坦言,除了语言沟通问题,金融知识普及滞后也制约着村民增收,调整种植结构、提升经济素养已成当务之急。

  图为实践团在清泉集十一连党群服务中心与当地干部座谈交流。李海硕摄
  会议尾声,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干部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既要通过贴近实际的推广架起沟通桥梁,也要用专业的金融知识宣讲提升村民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实践团成员表示,需构建“语言+经济”协同机制,以语言互通为支点,撬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区域协同发展。
  二、探访清泉集十一连居民,追溯军垦历史与发展脉络
  在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刘明明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走进当地一家超市,专访店主以追溯石河子的峥嵘岁月。“1950年,解放军二十二兵团官兵在王震将军指挥下进驻戈壁,‘一把锄头一支枪’开垦荒原,地窝子就是最早的家。”店主指着墙上的老照片回忆,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大批复转军人、支边青年和知识分子涌入,建起机械化农场、工厂和学校;1981年“师市合一”模式实行后,石河子在现代农业、工业转型、城镇化进程中飞速发展,店主言语间满是自豪。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对石河子翻天覆地的变化深表赞叹。
  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石河子大学教授也加入了交流。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地教育的发展史:教育起点可追溯至1951年军垦官兵在地窝子里创办的扫盲班。1958年,石河子大学前身——石河子医学院成立,开启了当地高等教育的篇章。经过多次合并整合,如今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为兵团培养了大量人才。基础教育方面,从上世纪60年代的子弟学校起步,如今已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完整体系,各校均融入军垦元素,将兵团历史纳入校本课程。近年来,集团化办学、优质师资共享、智慧教室建设等举措有力推动了教育质量提升。教授感慨:“石河子的学校发展史,正是军垦人重视教育、薪火相传的生动见证。”

  图为实践团成员专访清泉集十一连居民了解军垦历史。李海硕摄
  三、赴新湖总场开展儿童防溺水推普活动,筑牢安全素养与语言能力
  开展推普实践进程中,实践团走访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新湖总场,进行儿童防溺水科普宣讲,活动以妙趣横生的普通话互动游戏开场,迅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营造愉悦学习氛围。同时,实践团成员发放兼具观赏性与知识性的防溺水宣传手册,以标准普通话讲解水域风险,宣传防溺水“六不准”(严禁私自下水、擅自结伴、无陪同游泳、去无安全设施水域、到陌生水域、不熟悉水性者擅自施救)及遇险呼救与救援技巧,重点剖析危险水域标识、救生器材使用及未成年人见义勇为风险等要点。

  图为实践团成员专访赴玛纳斯县新湖总场开展防溺水推普活动。蔡园霞摄
  尾声的情景模拟与知识问答环节,引导儿童深度参与,既夯实安全知识储备,又锤炼普通话听说能力。此次活动显著提升了当地儿童安全防范素养与自我保护技能,有效降低暑期溺水事故概率,同时搭建了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平台。
  四、走进哈密红星一场六连,青春赋能产业振兴
  实践团在哈密市开展“青春赋能葡棉田,助力振兴乡村行”主题活动,将推普与农技指导融入田间地头。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红星一场六连开展推普助农活动。刘世威摄
  在猕猴桃地里,成员用普通话与农户交流疏果、套袋等种植技巧,讲解科学施肥与绿色病虫害防治知识,推广普通话让农技信息精准传递;棉田间,他们结合专业分析棉花生长周期管理与市场行情,鼓励农户尝试机械化、智能化种植与新销售渠道,普通话成为沟通纽带,助力先进理念落地。“以前听技术讲座总怕听不懂,现在志愿者讲得清楚,还教我们用普通话查资料。”一名农户说。此次活动实现知识与实践双向赋能,为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注入活力。
  五、实践成效:传精神薪火,助疆域振兴
  此次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历史探访传承“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军垦精神,以“语言+经济”调研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推进产业赋能,借助防溺水推普强化边疆儿童安全与语言能力。实践团以普通话为纽带传递安全理念,紧扣“文化润疆”与推普战略,切实履行服务边疆群众的使命担当。这一举措既助力提升边疆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效能,又深度践行“文化润疆”工作方针,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用实际行动续写服务边疆、振兴乡村的新篇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连队负责人集体合影。李海硕摄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 李佳凝 李海硕)
    作者:李佳凝    来源:“语润棉田·经彩兴疆”推普助农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7-2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