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探索英语教育在乡村的发展,7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禾实践队仙桃分队赴湖北省仙桃市长埫口镇开展调研工作。
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新版课程标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数英三大主要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总课时中的占比发生了变化,其中语文占比20%—22%,数学占比13%—15%,英语占比6%—8%。课改方案提出后,英语课时减少,这对乡村英语教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次访谈主要基于新课标颁布背景下英语科目占比下降的现状,询问了当地居民关于乡村教育现状、对学生的关心情况、新课标了解程度、家校互动以及英语核心素养这五方面的看法。
城乡差距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本次调研工作中,青禾实践队将调研方向聚焦于乡村英语教育的发展,在实地走访中摸清了长埫口镇英语教育现状与当地居民对新课标的了解。目前,青禾实践队队员们已经入户走访了15家当地居民。15家当地居民。在走访过程中,根据居民的反馈,调研小组了解到目前城乡教育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包括师资、教材、设施和设备等,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教育质量与教学条件的差异;二是师资短缺与教师专业能力较差,乡村教师较少为科班出身,没有专业的师范素养与授课能力;三是家长重视程度不足,乡村家长教育意识较弱,且多在外务工,无法及时关注到孩子的学习情况。
新课标颁布后,随着英语课时的减少,乡村学校英语教学工作也有所调整,乡村英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一位高中毕业生的家长表示,乡村教育有待发展,尤其是在新课改后的乡村教育,更需要考虑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英语教学更应该注重实用性,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英语困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但是在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的背景下,乡村英语教师也面临着一定困境。乡村英语教育以应试为主要目的,主要重视学生英语的听、读和写的能力,忽视英语口语、发音以及文化意识的培养。在目前的乡村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重视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采用记单词、背课文等比较死板僵硬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阅读广度和深度不足,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限……其中一位受访者说道:“希望老师能够通过英语影片、纪录片等多样的方式帮助锻炼孩子的口语能力,而不要仅限于“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虽然分数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英语能力。”
作为一门外语,英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中占据主科地位,但同时,英语在孩子们的成人成才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升学考试还是深造求职,英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在乡村教育中,英语教育发展面临着教师专业性不强、英语教学失衡的困境,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乡村英语的进一步发展。
在本次调研中,青禾实践队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于乡土田野中探索乡村英语发展的前景与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每个乡村的振兴发展,而乡村的振兴也离不开教育的发展进步。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变革中,乡村英语教育的发展更要思考该如何与时俱进,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地进行英语教学。同时,作为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也要主动将专业知识融入到乡村发展实际,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乡村振兴发展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