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遗存丰富,文化遗产厚重。近年来,安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走进安徽,徜徉在城市与乡村的深处,会经常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和积淀,尤其那一座座古镇、一条条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艺、老物件,无不承载着悠悠的历史记忆,诉说着无数的动人故事。而其中多个安徽老街其中之一的就是尧渡老街,尧渡老街位于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尧渡老街的街名,来源于尧舜二帝由此过渡而得名。本期,江淮举旗宣讲团成员孙文博带您走进池州市东至县尧渡老街。
为了更好保护和传承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势利导的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积累。2023年7月13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级智能科学与技术班,江淮举旗宣讲团成员孙文博前往安徽省南部东至县尧渡老街,对安徽老街进行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主要以保护和传承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同时倡导大家对尧渡老街进行文化宣讲,文化探索,学习和宣传红色故事。走进尧渡老街,孙文博同学先前往老街内部进行游览,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老街那条长条形石板路,清一色的粉墙黛瓦,屋连屋,一对一的排列着,上面点缀着碧绿的青苔,见证着老街的古往今来,而这正是徽派建筑的代表。

随后往里走去,可以看到老街里面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店铺。从清朝到建国初期,老街上,有着300多家店铺,1000多幢房屋。其中有裁缝店、铁匠店、木匠店、纸扎店、饭店、旅馆等等。老街市面繁荣,人流如织,是全县的茶叶、药材、山货的集散中心。旧城南半里,有绣花楼24间,丹阳、浔阳、鄱阳等地商贾经常来此置办酒会,故有“江南茶饭、建德先知”的谚语。继续向里走去,可以看见一座塔,这座高大的建筑物是中街的无风塔。据说一向温顺柔软的尧渡河,在雨季山洪暴发,淹没整个老街。而这塔有镇蛟妖、杜水患之灵气。志愿者孙文博通过询问当地居民了解到:“除了无风塔,还有尧祠、天主堂、妇婴堂、余公庙和两座花戏楼。旧时,老街经常举行庙会,庙会期间,除了在庙堂举行佛事活动外,还要在花戏楼演出‘目莲戏’,以驱邪避害,祈求平安。清乾隆、道光年间尧渡老街建有‘徽商会馆’、‘晋商会馆’和‘六一会馆’。”走出尧渡老街,可以发现尧渡老街依河而建,临水的每家每户房屋后墙下留有系船的船桩和埠头。击壤桥下设有商埠码头,装运货物的小船从商埠码头,将货物分送到每家店铺的埠头上。老街,安静地伫立在喧闹的城市之外,或许是记忆里,否则永远也回不来的纯真烂漫、无忧放肆的情景吧?如此这般记忆叠加后才能拥有的专属温暖。有了这样细致到无以复加的记忆,老街就能永远在心里鲜活着,继续生长着,再也无惧岁月的侵害。这些老街老巷,依旧会被所有人铭记,也期待与它的再一次相遇。
通过此次的调研活动,我不仅了解到了安徽老街,也知道了安徽老街正在以他自己独特的形式得以传承,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安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调研活动对于了解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我也将在明年继续参加此类有意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