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4日至7月5日,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闽疆民族团结实践团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琴江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从旗人街开始,队员们随着向导步行前往,从沿街古建筑中感受满族文化的魅力,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百年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如今琴江满族村的民族特色历史风俗。琴江水师是由雍正四年旗军携眷进驻而形成,直属清政府中央调配的四大水师之一,而后在民族发展与融合中形成了当地的独特民俗文化以及满族聚集的满族村。在旗人街中,两侧兵房与东南民居不同在于它的门头房与中间镂空小窗的“定心门”,此门仅在婚丧时打开,平时都是大门紧闭。与存留下来的房屋建筑同样历史悠久的是当地特色的小吃——南瓜饼,不同于常见的南瓜饼,当地并非甜口而更偏向于咸口,队员们从该小吃中感受到了独特且美味的体验。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队员们观看了当地特色戏剧——台阁戏,这是一种有着200多年历史,独具满族特色的文娱形式。台阁戏的演员大多不超过15周岁,体重不超35公斤,且由选拔、训练而成。由于在人抬着或是轱辘车搭建成的小舞台上演出,故得名“台阁戏”。该戏丰富了满族人民的文娱生活,也是该地重大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与汉族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保留了自身的满族特色。

日落时分,队员们前往了旅程的最后一站——海军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上刻着的每一个鲜红的名字都曾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为国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大家去尊敬,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英雄纪念碑进行合影,记录下了这难忘的一刻。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详细了解了满族历史文化风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重要思想,纷纷表示要加强闽疆两地交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发展贡献青春智慧,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文 汪梦琪/孔兵南 图 杨浩坤/常艺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