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阳新布贴,发扬传统文化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这是赞颂古代劳动妇女的诗句,时至今日仍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洪流,给与当代人以指导作用。
阳新布贴是劳动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从童装到童枕、童玩,从新娘婚嫁到妇女家用,高雅精美的艺术与炊烟袅袅的市井气息相结合,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彩。在沉重的赋税之下,在劳累的农忙之外,一根线,一根针,几块布,饱含着劳动妇女的审美情趣,蕴藏着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阳新布贴花色多样,题材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底布多为黑布,图案色彩浓烈,不受拘束,展现出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阳新布贴的花式颜色多样,不同的样式有着不同的寓意,有金鸡鲤鱼、观音坐莲等,多种造型尽出传承人手下,官帽图案代表学业有成,蝴蝶图案代表福气东来,深藏着祝愿与希望。
老师说要让我们体会最纯正的阳新布贴技术,所以让我们用古法粘黏——使用蒸熟的糯米将布进行黏合。在黏合过程中,我愈发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是虔诚的模仿者,而她们则是聪颖勤劳的开创者。是怎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创造出阳新布贴?思索着,我不禁肃然起敬,不仅为阳新布贴 ,更为了我国千千万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余三个国家名号前都有一个“古”,如古罗马、古印度,但是中国没有前缀,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从未断代,源远流长。
我们应该发扬非遗文化,身负重任,砥砺前行。
- 走近阳新布贴,文化馆内再学习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基因,为非遗文化注入新鲜血液,2023年7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
- 07-22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