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大禹治水,今有“小禹”护河。近年来,党一直把河流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重视河流生态建设,重视河道环境保护,不断践行河人长制规定。为深化青年学子的河湖保护意识,传递人人参与护河行动,共筑鹭岛健康河湖的环境保护理念,2023年7月24日,“福医逐梦践初心,同筑鹭岛健康行”——福医博硕研究生赴厦门实践队赴厦门火炬公园新丰湖和厦门市思明区筼筜湖开展河小禹专项活动。
实践队队员在与河道专管员蔡颖婷的座谈中了解到,自2017年湖里区推行河长制以来,通过区街河(湖)长履职巡湖,河道专管员日常巡湖等,形成良好的河(湖)管理体系,把绿水归还青山。
图为队员们与河流专管员开展座谈会。邱荣亮 摄
在蔡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也纷纷化身“河小禹“,为治水治湖治岸贡献青春力量,让志愿红成为新丰湖的一道风景线。在巡视新丰湖中,实践队队员保护生态环境、清理河岸垃圾的同时,也向周边生活的居民发放了防溺水手册,护河亦护民。
图为队员成员在巡河过程中捡取垃圾。邱荣亮 摄
为了形成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围,不仅招募市民湖长共同监督,也支持由市民湖长牵头建立的志愿服务队,形成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围,让志愿红、白鹭、绿水成为新丰湖的美好画面。
乘着清风,实践队们走进厦门唯一的人工湖泊——筼筜湖。我们立于筼筜湖畔,一声脆啼打破一派宁静,碧水微澜,飞鸟翔集,谁又能想象到30年前,在这里污水横溢、垃圾成堆的场景。
这要从1988年3月说起,时任厦门市常务副市长的习总书记为就厦门市筼筜湖的综合治理提出了创造性的“二十字方针”,包括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铸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当年二十字的治湖方针“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直到今天还指导着筼筜湖的治理,使筼筜湖呈现出一幅“秀丽旖旎,白鹭蹁跹”的美丽画卷。
图为队员们在筼筜湖边唱响青春之歌。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走在筼筜湖边,感受习总书记留给厦门珍贵的生态财富;站在筼筜湖边吟唱,表达对筼筜湖天空一色美景的赞美之情;驻足留下影像记录筼筜湖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刻,是对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
图为美丽的筼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