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下一抹红装,渭南市合阳县的乡间地头出现了这样一群人的身影,时不时蹲下身来触摸坑洼不平的水泥路”,这正是长安大学“以技致路·乡见未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真实写照,深入了解当地农村公路发展现状,体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新路铺到家门口
“之前出门就是大水坑,下雨天去田地看庄稼都要穿好长筒雨靴才敢出门,夏天又热又闷,回到家脚都捂坏了,现在好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下雨下雪都不怕踩水了,感谢国家对我们这些小乡村的重视。”村民张爷爷如是说到,作为从小生活在此处的“老人”见证了农村公路从土路到石子路再到水泥路的变迁。

政策惠及千万家
农民切实从政策中受益,实践队员从合阳县北百坂村村支书杨书记处听闻,村中通向村外的主路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由村路划归为县道,并加铺成沥青路面,为村中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

路修好了,管护才是关键。合阳县三级“路长”管养责任的落实,让每一条农村公路都有了“管家婆”,推广“片区化”管理模式、落实包保责任等一系列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让农村路真正成为人民致富的“高速路”。合阳县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农村公路隐患排查,加快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能力,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路安全问题限期整改、消除隐患,着力打造“畅、洁、绿、美、安”的公路通行环境,打造群众满意的交通网络,服务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