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开展“科创未来,点‘芯’筑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让小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的志愿者于七月在保定市图书馆举办了电子设计公益课堂,吸引了全市小学生的参与。
在电子设计公益课堂中,小学生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了基本的电子元件和特殊元件的原理和应用。志愿者带领小学生认识了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见的电子元件,讲解了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志愿者还向小学生介绍了光耦电阻、热敏电阻、压力传感器等一系列特殊元件,演示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小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了电路,运用控制变量法确定不同颜色灯泡的电阻。小学生还制作了发电风车模型,从一个个小零件到风车成功转动,小朋友们成就满满,收获颇丰。志愿者还将乐器与51单片机结合,设计出简易电子琴,还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编写程序让蜂鸣器自动播放。当小朋友自己用电子琴流畅演奏出《小星星》《两只老虎》等耳熟能详的儿歌时,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属于科技的独特魅力。

在奇幻夜中,小学生通过连接电路、参与游戏、观看展示和体验VR技术,深入了解了串并联原理、电子设计小常识和科技改变生活的奇妙感受。他们跟随志愿者的脚步,通过动手连接电路学习串并联原理,通过参与迷途寻宝游戏现场回答电子设计小常识,通过观看无人机、智能车、机器人展示和体验VR虚拟现实技术感受“触摸知识,科技改变生活”的奇妙感受。当一个个有趣的游戏,一段段不同的音乐,一个个不同的绚丽图案展现时,小朋友在奇幻欢乐的氛围中收获了超乎想象的乐趣和启发
为培养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志愿者们还为小学生讲解了“两弹一星”的研发背景和研发过程,讲述了钱学森、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元勋的光荣事迹,阐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鼓励小学生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报效祖国。他们还向小学生展示了“两弹一星”相关的实物模型和图片资料,让小学生亲眼见证了我国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

这是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连续第二年开展的电子设计公益科普活动,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小学生的探索求知的兴趣,为他们打开科技的大门,让他们在科技的海洋中自由翱翔。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将继续拓宽平台,为更多的小朋友创造探索科技奥秘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翱翔于科技的海洋,捕获知识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