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课程是由张文宇老师带来的井冈山革命精神宣讲,同学们大多都只熟悉井冈山革命精神的大概,却对这种精神的发展历程知之甚少。因此,大家都格外期待老师会如何讲解。
01 赓续红色文化,传承英雄精神
首先老师带同学们回顾了井冈山的革命历史,讲述了当时的领导人是如何在城市展开武装斗争时,遭到敌人的猛烈反扑;也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们是如何经过激烈的讨论才改变了作战计划,将作战地点从县城转移到了农村;最后便是党中央是如何在农村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中带领我们党、我们人民取得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由此张文宇老师向同学们提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毛泽东同志想到要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呢?同学们陷入思考,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那肯定是因为这个地方地势优势!”“我觉得这边的乡亲们很支持革命!”……
看到他们讨论得这么激烈,老师指出了三点原因:
1. 群众基础比较好:在大革命时期,这几个县都建有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
2.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井冈山地区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3. 后勤供给充足:附近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回顾完历史,老师又带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革命先辈–朱德。简单讲述朱德的生平之后,同学们集体观看了视频–朱德的扁担。通过这个视频,同学们可以了解到朱德元帅不顾身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最终赢得大家的一致尊重的故事。在思考如何让同学们切实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时,老师则是从挖掘内涵做起。其内涵简单可以由五部分组成: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
02 牢记革命历史,吾辈奋斗自强
随后张文宇老师提出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同学们去井冈山旅过游吗?由此引出本次宣讲的最后一部分:新时代下的井冈山。如今的井冈山早已褪去了战火的磨损,披上了油绿色的“新衣”。现在井冈山不仅有“红色摇篮”的美誉,它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也被称赞为“绿色宝库”,厚重的文化底蕴早已成为当地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
最后,老师由衷地向孩子们发出号召:空喊不实干永远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要尽快出发!出发,到井冈山去!
宣讲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