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8月2日讯】(通讯员 刘丽泽)随着AI、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技术进行诈骗的机会增加,导致诈骗形式多样化且隐蔽。老年群体由于辨识能力降低、信息更新慢,成为了主要的诈骗受害人群。为了维护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的财产免受侵害,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援助视角下老年人被诈骗及预防矫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小队决定进入养老院,实地考察并向老年人进行反诈宣传。
在2023年8月2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江苏省盐城市国投健康长者公寓,进行了一次考察调研和反诈宣讲活动。养老院对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团队成员对老年人进行了慰问并与他们进行了一些闲聊,嘱咐他们要保重身体。随后,团队成员带领老年人进入活动中心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宣讲。队长刘项援引用了近期发生的一些诈骗案例,并通过生动的说书方式向老年人展示了现在常见的诈骗套路,例如“免费旅游”、“低风险高收益投资”以及“AI换脸诈骗”,强调了诈骗的隐蔽性,引起了老年人的警惕。队长刘项悉心向各位老人传授口诀“天上不会掉馅饼,辛辛苦苦一辈子,到头被骗一下子。任凭骗子花样多,捂紧你的钱袋子。”将防诈技巧化繁为简,强调只需“捂紧钱袋子”和用钱之前告知家中年轻人就可以防范大部分诈骗。
在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向老年人分发了准备的反诈骗宣传单,告知他们如何应对诈骗并保护自己的财产。这些宣传单详细介绍了各类常见的诈骗手段和手法,并给出了详细的防范建议和应对策略。老年人们接过宣传单后,用专注目光仔细阅读着上面的内容,通过文字和图例的形式更容易地理解了诈骗的本质和危害。宣传单的内容设计得非常用心,字体清晰易读,语言简洁明了。其中特别强调了在遭遇诈骗后应采取的处理方式,即“告知家人、保留证据、报警”。这三点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它们的顺序也被强调为正确的防范措施。告知家人可以让身边的亲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财产损失;保留证据则有利于警方调查和追踪犯罪线索,提高破案的几率;报警则是直接向执法机关汇报诈骗行为,寻求援助和保护。老年人们认真地阅读着宣传单上的内容,不时点头表示认同。在他们的脸上,团队成员看到了信任和希望的表情。这些老年人都是社区中的重要一员,他们曾经建立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信任网络。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诈骗手段也愈发狡猾和复杂,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团队成员的目标是通过这次宣传活动,让那些脆弱的群体感受到社区和社会的温暖,同时增加他们对于诈骗问题的认知和警惕性。在宣讲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对老年人们进行了直接互动和问答,以确保他们确实理解了宣传单上的内容。
当宣讲结束后,老年人们纷纷走上前来,表达了对团队成员工作的感激之情。团队成员与部分老年人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相关的情况。他们询问老年人是否曾经遭遇过先前提到的诈骗类型,是否已下载国家反诈骗应用程序,以及周围是否有人曾受过诈骗等。团队成员详细记录了老年人的回答,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调查研究数据。
通过此次养老院之行,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当前老年人面临的诈骗情况,并获得了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与实践的主要方向。结合之前的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结果,团队得出了更多的结论。同时,宣讲活动也提高了老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识别诈骗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辨别诈骗套路,并了解遭遇诈骗时的应对措施。养老院的老年人表示,此次宣讲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收获,他们将积极传播反诈骗知识,以保护自己幸福的晚年生活。我们深知,反诈骗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将持续推动并加大对老年人防范诈骗的力度,不断完善我们的宣讲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回应老年群体的需求。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倡导,能够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幸福的生活环境。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年人合影 刘睿扬摄
图为团队成员向老年人宣传遭遇诈骗的补救措施 刘睿扬摄

图为团队成员对老年人进行采访 刘睿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