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苗祥波)7月12日,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医路传承”暑期实践队开展“阔步走千山万水,医学生基层共话”主题专访活动,对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第三代传承人李发从医生进行专访、与村党支部书记朱建波开展座谈、走访调研基层群众了解民情。
对话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第三代传承人李发从:三代村医梦,温情医者仁
实践队员望见五星红旗在清澈天空中迎风飘扬,踏上素洁的石梯,穿过乐园村文化广场,满怀激动的跨步走进早已敞开大门的村医务室。只见李发从医生身着一席干净的白大褂,左胸尚佩带着党徽,专注地一页一页翻看着上午协同基层医疗服务义诊时填写的《家庭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协议书》。当小队成员敲响办公室的门时,他才停止翻阅一页又一页的纸张,也才注意到实践队的成员,知晓实践队的专访请求后,他欣然同意了本次的专访。

李发从医生讲到,他出身于贫寒的农村家庭,克服重重困难,从小学时代起就展现出对医学的渴望,经历了漫长的徒步上学之路,然后跟随李兴成(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第三代传承人)学医,勤奋学习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随后,不辞辛劳、长时间奔波于乡村各地,一辆摩托车陪伴他在山间公路穿行、提供上门医疗的贴心服务。
“要增强自身专业储备,在奉献中担当,在历练中感悟,在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奋斗中贡献青春力量。”他对实践队成员说道,作为医生,要满怀仁心,不仅注重医疗技能,还要提升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与理解能力,这是你们在书本中很难学以致用的,是实践才会感悟真知的。也祝愿实践队的成员,心中永远存仁,眼里永远有光,手中永远生花。
从合作医疗创始人覃祥官,到李兴成,再到李发从,一腔为民初心。实践队在走过纪念馆时,墙壁上的八个红色大字,跨越半个多世纪,依然清晰有力——“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对话乐园村书记朱建波:基层深扎根,信仰护乐园
“医路传承”社会实践团队与乐园村党支部书记朱建波在乐园村开展了一次座谈会,朱书记首先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激动。
朱书记一直特别关注乐园村的医疗事业,为村民的健康尽其所能的保驾护航,针对实践队的义诊服务,他谈到,“医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基层群众的广大需求,并不断理解医学事业的重要性,感悟其背后深深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就像毛主席所提到的‘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既是指示,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

实践队也在朱书记的介绍中了解到乐园村的医疗保障体系。全村划分成4个服务片区,设立了一个中心卫生室、一个医疗服务点、一个出诊箱,为全村2874个村民提供服务。农民家庭医生签约超过70%,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100%。对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会进行一次集中全面体检,贫困人口每年进行一次家庭体检,慢性病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这一种医疗保障体系对于保障村民的生命的健康权、提高村民健康素质、缓解医疗资源短缺与不均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对话乐园村村民:听基层诉求,立医者大道
实践队在参与了基层医疗义诊服务、专访李发从医生、座谈党支部书记后,积极参与了对广大乐园村村民的事件走访调研,开展了“健康面对面”活动,将写有医学常识的贺卡赠予村民,与村民交谈,倾听基层人民群众的故事与想法,为医疗事业道路树立更清晰的职业目标与职业规划,更好地提升自身职业素养道德。

在走过一户门前晒满药用木瓜的农户时,实践队与村民进行了交谈,并且赠送了如何缓解头痛、如何缓解咳嗽的健康知识宣讲小贺卡以及夏季避暑降温包。村民激动的说到:“你们都是学以致用的好学生,是有医德的医学生!相信你们的未来肯定是大有可为的!”翻越了一座山,实践小队遇见一位身体硬朗健谈的老爷爷,随后与这位老爷爷进行了送物资贺卡与访谈。当老爷爷了解到我们是医学生后说“你们愿意来到山村里,对我们宣讲医学常识,是好样的!”

与乐园村村民的亲密对话中,实践队倾听了基层人民群众的心声,感受到了了医者大道的深邃。期间,与村民交流,将健康知识与关怀贯彻于每一次话语,用一张张贺卡传递着医学的温暖。这些对话,不仅让实践队树立了更明确的职业目标与职业规划,也激励着他们继续磨砺医学之路。他们深深感知到,医学事业不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对每一位病患的关怀与呵护。在这次实践中,实践队员们内心获得了升华,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和人民的期盼,将以浩然的推力,继往开来,为国家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