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天,9名来自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联合审计学院的同学们怀着对南京这座古城近代史的兴趣和对红色精神的崇敬,组成了一支社会实践小队。经过大量前期的研讨与规划后,队员们于8月齐聚金陵,开展了一系列以红色文化育人为主题导向的实践活动。
队员们首先来到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南京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方方正正的红色展览馆内,小队成员对渡江战役所用到的武器、指挥文件、战士们的家书等文物进行了参观;纪念馆外临江的广场上,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赫然在目。

接着,队员们前往下一个地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馆外合影后,队员们依次进入馆内。整个建筑以灰色为基调,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无论是门口的“肃静”标语牌,还是镌刻着“1937.12.13-1938.1”的石碑,都在默默地对着后辈诉说着一段无声的历史。印象最深刻的是万人坑和刻着遇难同胞姓名的石墙,墙上的名字可以每年刷漆,但惨绝人寰的历史无法改写。
翌日上午,全体成员在雨花台北大门集合,开启了下一个实践活动。被松柏环绕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队员们瞻仰了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黑暗展厅内的长明灯,似乎在为他们及他们的后代祈福。

午饭后,队员们来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场馆位于紫金山北麓,掩藏于一条林荫大道之后,环境清幽,实为一个纪念抗日烈士的佳地。

接下来是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五站——总统府。正值暑期的总统府游人如织,但仍然挡不住小队成员活动的热情。总统府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是蒋委员长的府邸。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首先就把红旗插在了总统府的牌坊上。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总统府内的花园大抵还保持着之前的样子,可外面的世界早已易主,正可谓“府内才数月,世上已千年”。

总统府再向东行数百米便是梅园新村纪念馆。这是周恩来总理在南京期间的居住场所。院子里有一尊周恩来铜像,此外还有陈列馆、周恩来图书馆等建筑。如今的这里风轻云淡,午后阳光恬静,内战时期地下党秘密接头、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已一去不返。

很少有这么一种精神,离我们如此之远,却又如此之近。新中国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但有关它的记忆只能在这些红色遗迹中找寻。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文化的传承,我们要懂得学习和融合。希望红色文化带给我们的,是洗尽铅华后可以静待海棠花开的幸福。
文字作者-朱依然
图片作者-房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