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赴砀山重点实践团队

蓝印花布:蓝染恒久远,传承在心间
蓝印花布,带着阴性的温柔成为世间特有的颜色,染料的清香从绵密的纤维间发散出来,仿佛飘零在风中的发丝,将温柔的气息牵到跟前。
胡玉民,“砀山蓝印花布”砀第五代传人,致力于传承“蓝印花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他的介绍中我们得知,蓝印花布是一种实用性和观赏性并存的文化体现。今天我们有幸拜访了他的手工作坊,在作坊中我们看到了手工雕刻的印花纸、制作成装饰画样式的成品以及与现代流行元素融合的一些文创产品。技艺的传承需要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在与胡玉民的交谈中我们得知,这也是他一直所坚持,他说:现在的蓝印花布的图案样式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在一直坚持使用老祖宗们留传下来的图案的同时,我们也设计了一些现代元素的图案。”代代相传需要热爱的心,技艺的传承需要每一个学习者和传承者的用心付出。
淳朴的颜色能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世界,简单的心境能包容下大千世界的喧嚣。《诗经》唱到:“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远古的召唤,穿越了时间的阻隔,一切只为那萃取于自然的明丽的色彩。

(图1:胡师傅正在进行印染制版)
 
砀山唢呐:唢呐豪情胜琵琶,哀景遇情赢欢乐
“砀山唢呐”是流传于安徽省砀山县的一项民间传统音乐形式。砀山唢呐结构和演奏技巧独特,曲调韵味浓厚,动作变化精妙,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砀山县荣获“中国唢呐之乡”殊荣。
蒋法杰,砀山唢呐的传承人,12岁开始学艺,如今已成为砀山唢呐的代表人物。是砀山的一张独特名片。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砀山唢呐因其曲目风格的独特而闻名,不同大小的唢呐演奏和表达出来的情感都有所不同。一门技艺的传承,最大的难点是坚持,只有永恒不变的坚持才能将砀山唢呐永远的传承下去。“唢呐豪情胜琵琶,哀景遇情赢欢乐”有人说唢呐是“流氓”乐器,它一响,万籁好像真的俱寂。我想,或许也只有它响起时那铺天盖地的嘹亮和周遭的顿寂,才能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千百年来,延绵在人们心中的悲喜和顽强不息的生命。

(图2:AHU扬梦梨都团队全体与蒋老的合影)
 
四平调:四平八稳身法显,扬名中外天下闻
四平调,是地方传统戏剧之一,由豫东花鼓演变而成,后经过挖掘整理,吸收评剧、京剧、豫剧等的强调发展而成,逐渐完善形成了其特有的唱腔及表演风格。今天在砀城镇,两位四平调表演艺术家为我们表演了《泪洒相思地》以及《花为媒》选段,优柔婉转的唱腔令我们沉醉其中。通过采访我们得知,四平调强调四平八稳,贴近百姓生活,手眼身法步一个不落。
由于四平调的演变发展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业内专家称之为“中国戏曲发展的缩影”,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一百多年来,四平调包含了民间艺人的心血与智慧,为古黄河两岸方圆数百公里的人民留下了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地方戏曲。

(图3:四平调表演剪影)
 
非遗的赓续传承与更新发展青年人责无旁贷,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与非遗事业紧密结合,更是值得青年人长期研究的主体。砀山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传承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也与青年人充满青春活力的思想发生着别致的碰撞。AHU扬梦梨都团队以踏实坚毅的脚步丈量文化砀山的土地,着力描绘文化砀山的魅力画卷。
 
    作者:吴涛 来源:AHU扬梦梨都团队
    发布时间:2023-08-22 浏览:
  • 江苏大学大眼睛公益团队吉安再出发:红心扎根乡土,红歌唱响夏日
  • 兰理学子黔征行:情向遵义,坚定信念寻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