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生走进社区,助力防治高血压
【南京医科大学8月5日讯】(通讯员刘影)为了防治高血压,南京医科大学实践团于2023年8月5日来到江苏宿迁三树新城小区。在居委会的帮助之下,实践团对高血压、高血糖等多种疾病进行了科普宣传,并给部分老年人测量血压、告知血压状况。
炎炎夏日,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冰淇淋的凉爽,还有患高血压风险的升高。高血压是指流动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大于正常值,它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容易引发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多种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在我国,每4个成年人就有一个患有高血压。此外,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青睐”对象。为此,防治高血压,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南京医科大学实践团队对老年群体进行了有关高血压的选科普宣传,在宣传中,也加入了高血糖等多种老年人常患疾病。
在宣讲过程中,就有爷爷说:“高血压已经伴随我很久喽,自从得了这个病,我注意不带注意的,经常测量血压。”是的,有些高血压患者症状并不明显,因而高血压又被称为“无声杀手”,为了摆脱这个“无声杀手”,经常性的测量血压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小队成员与居委会协商好后,在指导医生舒医生的帮助之下,在小区门口无偿为附近居民测量血压。
“我的血压很正常,用不着测。”这是许多人的原话,每当听到这句话,在一旁指导的舒医生就开始警惕起来,告诉实践队队员,“这类老人要特别注意,往往这些人会突发疾病”。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疾病,是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在这里,许多老年人会有误区----患有高血压之后,如果数次测量血压,血压处于正常的范围内,就会开始减少降压药物的摄入,甚至会自主停药。
许多生命的流逝就因此发生了,这是“血”的教训!为了减少悲剧的发生,实践团队和指导医生一再叮嘱患者,如果患有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没有医嘱,一定不能自主停药,如果觉得血压控制得当,可以咨询医生是否可以适量减少降压药物的摄入。
虽然实践团队队员们和指导医生一再叮嘱爷爷奶奶们血压测量不可轻视,不能认为自己的血压没问题从而不愿进行血压测量,但是当看到机器上处于正常范围内的血压值,队员们和爷爷奶奶们还是开心的笑了。“我就说我的血压没问题,还偏不信!这下看到了吧。我心态好,好的心态对防治高血压也是十分有用的哩!姑娘,这话,你信不?”“信,信!”
由于测量的血压值只是当时那一分钟内的血压,并不能够反映较长时间内的血压情况,所以一次测量出的血压值作为参考依据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在测量过程中,会遇到血压一时偏高的老年人,但他们自己说并未患有高血压。综合考虑夏日天气炎热、测量血压之前略有运动,实践团队让这部分老年人先在一旁略作休息。几分钟后,果然,血压值处于正常范围!此时医生再次强调----“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才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在为每位老年人测量完血压之后,实践团队队员都会及时告知他们的血压状况----正常、高压低、低压高、高压高还是低压低,这样老年人心里大概知晓血压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血压控制是否得当。如果不得当,叮嘱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如多休息、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以稳定血压、保持身体健康。
实践团队用图片与生动的语言向老年人科普宣传高血压、高血糖、脑血管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危害,并告知老年人这些疾病的防治方法和诊断方法。此外也及时告知老人,得了这些疾病并不可怕,只要控制得当,仍然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控制饮食、适量锻炼,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遵从医嘱,不随便更改医嘱,“高血压”?“高血糖”?统统远离!
南京医科大学“医路相伴”健康乡村促进团 责任编辑:刘影
- 走进养老产业,探索养老生活新境界
-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传统美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星火
- 08-23 关注:0
- 碧水清泉,健康你我
- 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了解农村生活污水现状以及长效机制,安徽财经大学“碧水清泉队”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积极相应号召
- 08-23 关注:0
- 广科学子三下乡:直播助农,青年先行
- 广东科技学院赴陆丰市粤农文创乡村振兴实践团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成功墙”上墙项目。项目立足陆丰电商中心提高
- 08-23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