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学子在行动,林果经营正探索,乡村振兴促发展
由于农业结构调整耕地数量下降较大,三调成果显示,十年间耕地地类向林地、园地等类型转变较多。为更好地实现藏粮于地,保证耕地数量质量,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星光不负守田人社会实践队在孙丕苓老师的带领下在2023年7月18日在山东省内的青岛、烟台、泰安、滨州等市的农村进行实地采访调查,通过与农户谈话,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深入探究耕地林果化的驱动力,为更好地实现藏粮于地、保证耕地数量及质量做出努力,实践队成员在此过程中对耕地林果化有了新的认识,并希望通过后期的努力获得更多关于耕地林果化的信息。孙辉)
走进葡萄棚,走近农户日常
青岛小组的部分实践队的队员来到青岛莱西市的几个村子进行调查。
首先,实践队在实地调查林地、园地等类型的土地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位在大棚中劳作的阿姨。实践队在询问了阿姨的意见后,进入了大棚中参观。进入大棚中以后,实践队员发现这是一个种植葡萄的大棚。
接下来,实践队成员在参观的过程中与阿姨进行交流,通过谈话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这个大棚的面积大概2亩左右,整个棚子中只种植了一种名为阳光玫瑰的葡萄。后期经查询发现,阳光玫瑰又名金华玫瑰、夏音马斯卡特,原产于日本,在中国的浙江、山东、新疆等地已被引种试栽,是当下市场中一种较受顾客喜爱的葡萄。此外,实践队员还发现了尤为特殊的地方,即该大棚中的土壤颗粒较粗,与其周围的土地颗粒大小有差异。
在调查结束后,实践队员进行查询发现阳光玫瑰喜肥水、抗性差、怕渍水,适宜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透水性和保水性良好的沙质壤土生长,这给上述发现提供了解释。
随后,阿姨与实践队员就种植葡萄棚的辛苦进行了交谈,实践队员得知种植大棚要耗费许多时间精力,要关注大棚中的温度、通风状况等。“离不开人,干这个就得把时间都耗上去,要通风,冬天也得这样”,“这个棚子的成本每项具体的记不大清楚了,但是连着所有的东西总共差不多得有5万多,一株葡萄苗得25块,这个品种挣得比其他的还好一点”阿姨这样向实践队员说到。
蓝色人参果,漫妙好滋味
蓝莓被称为“小人参果”,富含叶酸、维生素E、花青素和矿物质,且清甜可口、风味独特,因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具有广阔市场。蓝莓采摘也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实践队员又去到了一个家庭农场。
实践队员曾对这个家庭农场进行过实践调查,过去与负责人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曾了解到,家庭农场并不只是经营蓝莓采摘园这一部分,还种植小麦、玉米、葡萄等植物,试种植两年水稻、一年甘蔗,养殖奶牛。占地面积约为一千七百亩。该农场的蓝莓种植方式分为露天种植和大棚种植两种,大棚种植的蓝莓能够提前一个月成熟,并且采用了深耕、秸秆还田等技术,产量高达每亩三到四百斤。无论是种植还是除草、采摘等其他环节,全部都是人工操作,没有使用农药。
该农场每年7月中上旬都会举办蓝莓采摘节,游客通过门票进入采摘园,每张门票60元,外带采摘的蓝莓60元每斤。因此,实践队员于采摘节期间进入采摘园进行调查,在采访负责人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该农场最大客流量能达到10000人次,因此,实践队成员三次进入农场观察,发现该农场的游客较多。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不仅有游客采摘蓝莓,采摘园的工作人员也进行统一采摘,采摘的蓝莓立刻进行包装,放入冷库中进行保藏,在采摘节的最后几天,实践队成员第三次去到农场,通过与工作人员进行谈话得知,在采摘的后期,为防止剩余的蓝莓浪费,会有工作人员将蓝莓树上剩余的蓝莓采摘完毕并售卖给做酒的,减少浪费。
通过本次暑假社会实践,实践队成员发现当地类似于怡禾家庭农场蓝莓采摘园的秸秆还田、深耕技术相结合的经营方式相对较少,以大棚种植,统一采摘售卖的较多。此种方式可能会对土壤造成破坏,并且存在减少耕地数量的可能性。保障粮食安全,根本在于耕地。关键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学生应当以自身切实行动投入到社会、投入到实践中,探究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真正了解乡村发展的痛点,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