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以文会友,新湘“文”名

近日,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赴新疆吐鲁番民族团结实践团前往吐鲁番市高昌区文化体育旅游局(以下简称“文旅局”)就湘潭吐鲁番两地民俗文化交流开展调研访谈。
据湖南赴当地文旅局援疆干部介绍,吐鲁番有四个国家级的非遗项目——纳兹库姆、沙疗、坎儿井开凿技艺和柳编等,但受到传承人普遍年龄较大且下一代传人稀缺,以及非遗项目推广不足等原因,民间传承人多以私人为主,尚未形成专业规范的传承培训,且本地的民俗文化还未完全释放其活力。
随着湘吐两地交流的深入,尤其是两地直飞航线的开通,湘潭的红色文化不断传入吐鲁番,并与长期建疆、文化润疆、团结稳疆的治疆方略紧密结合,湘潭更是派出十余批援疆干部加强湘吐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至此,从文化设施建设到文化交流交融,从文化产品流通到文旅产业繁荣等多角度、全方位奏响了文化润疆主旋律,不断增进吐鲁番市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至今日,吐鲁番的“红色”不仅代表火一般炎热的夏天,更是一代代援疆人才干部高昂的热情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火热象征。
湘潭和吐鲁番的交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时八千湘女上天山,书写了不朽功绩,铸就了伟大援疆精神。从此,“湘吐”交融,携手奋进,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篇章。“组团式”教育援疆向基层、农村延伸,31所学校幼儿园建成“红石榴”·“1+1”湘吐同心工作室。援疆教师与当地教师结对46对;“看病润心”工程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湘潭“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巨大肿块切除等疑难手术实现“零突破”;推进吐鲁番葡萄产业示范园项目实现“产、学、研”融合,打造民族特色产业。“趁着旅游旺季,吐鲁番在开展旅游宣传的同时,可以参考湘潭先例打造‘文旅+非遗’的新模式,带动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当地文旅干部与实践团共同认为。“要走好‘湘吐’交流的下一程、新一程,青年一代的想法是‘活水’,行动是‘砥柱’。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青年先锋共同谱写两地交流的新篇。”当地的一位文旅干部如是说。
青年一代作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应积极将两地之间的文化进行融会贯通,将两地之间的文化产品“带出来”、“带回去”,推动两地共享文化交融成果,助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作者:段雪颖 王雪 邓雅馨 来源: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赴新疆吐鲁番民族团结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3-08-25 浏览:
  • 三下乡学子开展“心灵治愈”主题活动
  • 丝绸之路上的火洲文明荟萃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感中华魅力,把千年文脉。近日
  • 08-25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