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印记 赓续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临沂8月25日电(通讯员 黄宗欣)
历史,是人类记忆的年轮,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更是最好的助力器。初心百年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一次次绝处逢生、一次次转危为安,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关键在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接续传承。放眼时下,我们正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发现的目标,但前进路上依旧挑战重重、荆棘遍布。红色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我们必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竭力在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中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红色文化是共产党理论的集中表达,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蓬勃的生命力,需要每个人去学习和体悟。红色经典是红色文化的精华部分,而红色遗迹是红色经典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红色革命精神的主要载体。追溯红色经典,传承红色记忆,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是此次“三下乡”实践目的所在。2023年8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星火中队”实践队队员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深入走访红色遗迹山东省政府旧址,展开有关党史教育调查问卷以及宣讲建党精神,同时参观了当地的红色遗迹,在人民群众中切实了解党的事迹,在实践中追溯了革命先辈奋斗的历史时光。透过历史的遗迹,望见敢为人先的革命领袖,指挥若定、夺取革命胜利;邂逅勇往直前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无畏勇敢冲锋;崇敬为国为民的革命信仰,心怀感恩,以此为基,不断前行。
开展本次社会实践前,星火中队实践队员通过搜集各种材料,通过线上会议与线下实践相结合讨论本次社会实践具体计划,最终确定了本次社会实践的地点,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为实践地点。重走红色足迹,挖掘红色故事。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也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为了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台儿庄区人民政府于1992年10月12日奠基,投资兴建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以此永志,并进行进一步扩建。台儿庄区各级党政和各界团体,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本身,也在不断地丰富完善馆藏内容,提高教育功能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坚持开门办馆,开展了“共建共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为台儿庄战纪念碑
正对园林大门的就是台儿庄大战纪念碑,怀揣着对历史的敬重和对革命先烈的景仰,感受革命先烈无谓牺牲、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团队成员在纪念碑前向革命先烈致敬,使团队成员对这段历史不屈不饶、奋勇前进的红色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深刻意识到作为大学生,肩负着铭记历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走进气势宏大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参观台儿庄大战的全景画馆。《血战台儿庄》全景画馆包括绘画、地面塑型、灯光、音响和解说五个部分,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融为一体,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以阵地战迎击日军,浴血奋战,直到取得胜利的历史过程。战斗气息极为浓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实践团成员们仔细浏览每幅照片和每件展览物,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每位成员都在认真学习这段革命历史,和李宗仁的个人事迹及其革命精神,观看台儿庄大战的影视资料,了解战争背景,并进一步探讨台儿庄大战的革命成果及其影响。先烈们用自己生命和鲜血记录在战役中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革命战士的丰功伟绩,同时也给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留下了罪证。他们虽然身份普通,但仍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将中华民族的荣辱重担赋予行动之上。他们的无私奉献、高风亮节激励着当代青年将国家的伟大复兴事业落于实践。

图为台儿庄战役纪念馆雕塑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参观纪念馆深入了解台儿庄战役,学习战士的伟大抗战精神,为研究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此次参观学习,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全体实践团成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和精神洗礼。让人们近距离的接触历史,对话历史,沿着革命先烈们的历史足迹,共同感受了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和战火纷飞我的革命年代,深深领悟共产党人不畏牺牲英勇无畏的伟大革命精神。当代大学生更加要忆苦思甜,珍爱和平,吾辈自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学有所成,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