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字之帆,传文化本色
在实践的参观以及参访后了解到,数字赋能传统文化是当今时代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与时代相结合,与科技相结合。所以,探寻数字赋能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新方向是目前文化传承的重点。尽管各地开展了各类富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但普通民众重视程度不够,参与度不高,传统文化质量参差不齐,活动形式没有吸引力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方式,积极通过多种科技手段强化各类文化展览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成为目前很多博物馆追求的目标。
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对此的实践结果进行了总结,这些成果使我感触颇深。首先,博物馆作为文化的集中地,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代表着当地历史文化风味的所在,提供给人的不仅仅是一种物化的汇集与并置,更是一种精神性的集聚,同时它也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文化影响力。因此,博物馆要发挥好自己加固历史保留文化,提高公民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不断丰富文化传承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播。其次,基于当前的问题,总结出以下措施:首先,应该坚持推动“两创”方针在全国范围内贯彻落实,各地应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其次,应该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方式,分享文化遗产背后的理念、历史、技艺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发更多人的共鸣。文化只有传承发展才能找到它在当今时代的意义。最后,推动数字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学校与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配合,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另一个令我感触颇深的便是我们在博物馆调研实践时工作人员对博物馆藏品和当前数字赋能传统文化的现状进行的热情丰富的讲解,对各类非遗文化传承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如果不是对传统文化文化有极深的了解,对当下工作的足够热爱,便没有他面对我们时滔滔不绝的讲解和我们询问问题时独到的回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文化工作者的热枕,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与文物作伴,内心比谁都更加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数字赋能之后获得更好的发展。以数字技术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
时代赋予传统文化发展以新技术,数字赋能使传统文化的更多价值将被发掘,工业文明发展的滚滚浪潮无法遮掩传统文化的光芒,反而将其无限放大,更好地构筑我泱泱华夏文化自信的根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增普时代的底色,成为这个时代更美丽的华章。
- 科技赋能文化,传统再现新辉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传统文化承载方式、传播
- 08-26 关注:0
- 古代文化现代化 传统文化数字化
-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发展
- 08-26 关注:0
- 承数字之体,促文化赋能
-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为深入了解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科技结合的情况,“数”承古韵实践团以“古韵焕新,华彩传承——探寻数字赋能传统文化
- 08-26 关注:0
- 运用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
- 在近年来社会各界的诸多探索中,将节日文化进行数字化、互动化、现代化的创新传承,是一个已经经过验证的可靠方向。非遗传承既需要保
- 08-26 关注:0
- 科技融文化,文化焕新光
- 随着“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提出,人们对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
- 08-26 关注:0
- 文化数字传承,你我携手共进
- 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已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把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
- 08-26 关注:0
- 探文化传承之秘,促其数字化发展
-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精神追求。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 08-26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