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数字金融 谱写传统文化新画卷
通过实践团队员在山东省各地博物馆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近年来,在不少博物馆的线上展厅里,观众不仅能全景式地走进博物馆,还能多角度、多形式、多感官地了解藏品信息。过去,人们趴在橱窗前都不一定能看得清楚的展品细节,现在动动鼠标就能轻松“解决”。此外,一些线上系统还会提供关联展品乃至相关学术论文,进一步丰富观众观展的体验。
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是近年来数字化技术与文化遗产领域的结合产物,有助于促进文化
馆建设。然而,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传统博物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而实现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能够更好的促进博物馆的转型与发展,但在实际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建设方面的问题,比如技术设备的不完善、信息获取的便利性较低、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缺乏与藏品学术性的融合,所以需要不断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群众的需求。首先,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成本较高。建设数字化博物馆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 馆址、设备、技术、资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一些较小的博物馆来说,建设数字化博物馆可能会因采购单位的资金不足而面临困境,建设的过程也可能会面临挑战。其次,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缺乏相关的管理体系和标准。第三,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甚至可能导致文化遗产的新问题。尽管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有着促进文化遗产传承的好处,但在博物馆工作中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图像和文本保全,信息的有序和公正等方面的挑战,可能会对正在传承的文化遗产带来新的问题。
- 科技赋能文化,传统再现新辉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传统文化承载方式、传播
- 08-26 关注:0
- 古代文化现代化 传统文化数字化
-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发展
- 08-26 关注:0
- 承数字之体,促文化赋能
-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为深入了解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科技结合的情况,“数”承古韵实践团以“古韵焕新,华彩传承——探寻数字赋能传统文化
- 08-26 关注:0
- 运用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
- 在近年来社会各界的诸多探索中,将节日文化进行数字化、互动化、现代化的创新传承,是一个已经经过验证的可靠方向。非遗传承既需要保
- 08-26 关注:0
- 科技融文化,文化焕新光
- 随着“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提出,人们对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
- 08-26 关注:0
- 文化数字传承,你我携手共进
- 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已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把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
- 08-26 关注:0
- 探文化传承之秘,促其数字化发展
-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精神追求。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 08-26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