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数字赋能传统文化,致力打造齐鲁名片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初步了解到,数字化改变了文化产业的业态,陆续出现了数字演播、数字音乐、数字娱乐等新业态。同时,“数字产业化”也在悄然孕育,由数字技术带来的产品与服务形成产业,比如数字藏品,沉浸式体验等。现在一些剧院用数字化的内容来置景,观众佩戴AR眼镜,在观看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互动感。所以由此来看,文化产业做数字化转型,来源于科技进步。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产业的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同时,文化产业也会迎合数字化转型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需求的变化推动了数字化转型。
 
自古以来,数字技术让博物馆、文化遗址中的文物历经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在我参观的众多博物馆中,我发现一些博物馆开设的无接触、数字化的体验项目备受游客青睐,博物馆应当在做好自身藏品研究的基础上,以现场展示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给公众提供更为深入的历史文化、行业前沿的信息。当我来到烟台市博物馆时,走进《世纪之路》陈列,抬头细细观察该陈列以丰富的历史文物,全新的展示方式,先进的科技手段,从一亿年前胶东大陆生活的古生物种群开始,依次展现东夷文明、周代古国、海防要地、烟台开埠、抗日战争和烟台解放的历史发展进程。透过先进的数字化手段,我深切体会到从开始的古生物种群到最后的烟台解放的艰辛发展历程。同时,在馆长的带领下向着增设 “《山海古韵》陈列”展览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模仿微信界面设计的“传统文化答问”互动,据馆长介绍这是博物馆里人气最旺的场所之一,成了网红打卡地。在这里,通过一个大型的触控屏幕,仅需要轻触对话框中的内容,便能实现与传统文化的“穿越时空”对话,通过互动沉浸的方式,去聆听古文化的答案。
结束博物馆之旅,我又来到了周边的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的发放与填写。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字赋能文化的了解程度较浅,关注度较低,但却对于数字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却持支持的态度。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应当加强对数字赋能文化的学习,通过学校文化教育、媒体推广等多种途径提高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传承传统齐鲁文化,运用辩证、发展和历史的观点,借助数字化手段,重新审视、开发、创新和利用中华传统文化。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良文化传统的省份,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和传承方面,始终昂首向前、永不停步。但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坚持辩证法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完全依靠科技的发展,而应与时俱进,将现代思想与数字化所赋予的优势相结合,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打造出一张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文化名片。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切实体会到数字化带给传统文化发展的魅力,真实的感受到全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见证了烟台老一辈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也让自己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在弘扬优秀齐鲁文化中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青年一代应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各界传播数字赋能文化的新模式,激发人们对数字赋能文化的认同和遵从,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宣传和大力推广齐鲁文化的精髓,共同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马其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3-08-26 浏览:
  • 科技赋能文化,传统再现新辉
  • 科技赋能文化,传统再现新辉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传统文化承载方式、传播
  • 08-26 关注:0
  • 古代文化现代化 传统文化数字化
  • 古代文化现代化 传统文化数字化
  •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发展
  • 08-26 关注:0
  • 承数字之体,促文化赋能
  •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为深入了解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科技结合的情况,“数”承古韵实践团以“古韵焕新,华彩传承——探寻数字赋能传统文化
  • 08-26 关注:0
  • 运用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
  •  在近年来社会各界的诸多探索中,将节日文化进行数字化、互动化、现代化的创新传承,是一个已经经过验证的可靠方向。非遗传承既需要保
  • 08-26 关注:0
  • 皖南医学院“医心”志愿服务队蚌埠小分队开展围绕节粮主题的红色
  • 科技融文化,文化焕新光
  • 随着“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提出,人们对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
  • 08-26 关注:0
  • 文化数字传承,你我携手共进
  • 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已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把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
  • 08-26 关注:0
  • 探文化传承之秘,促其数字化发展
  •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精神追求。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
  • 08-26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