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六安茶歌赖以生存、发展的乡土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做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7月20日,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茶音绕梁”小队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深入茶谷茶田和村屯农家,通过采访当地著名企业、前往茶谷实地考察、拜访茶乡居民等方式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解民生、治学问,探究茶歌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六安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其中大别山民歌是皖西地区广为流传的汉族民歌,具有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域性。大山门前唱茶歌,茶歌作为大别山民歌的重要分支,纪录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印迹和地方民众的生活状况,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与民间艺术研究价值。

图为六安瓜片示范基地
上承传承下启创新,助力茶歌文化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目前金寨籍大别山民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屈指可数。为更好了解当地茶歌文化发展现状,7月23日,实践团队邀请大别山民歌现有国家级传承人余述凡先生进行现场专访。余述凡先生谈到,茶歌文化当前发展面临传承人少、传唱面窄的两大困境。不同于现代流行音乐,茶歌源于茶农农作的环境,多以高亢辽阔的旋律为主;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音乐技巧,现有的茶歌唱法多由当地传承人自己摸索,面向大众流行的难度大。“要想民歌文化得以延续传承,还是要从娃娃抓起”,这是余先生反复同团队成员提起的。在多次座谈会上,余述凡先生提倡要持续推进民歌文化进校园、进课本,并要协同政府的扶持加大宣传力度,发掘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传承民歌文化的队伍中。
“既要传承也要创新,但是完全抛弃原有文化而架构一种新的文化亦是不可取的”。将茶歌文化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起来,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从歌词创作到作曲选调上实现阶梯式地创新。向上生长也要向下扎根,这是余述凡老先生最为关心的。茶歌文化在创新的路径中也要保留其特色,如茶歌中欢快愉悦、简洁生动的节奏是无法被复刻的。
相较于传统的口头传唱,自媒体时代,茶歌文化的发展也有了更多的新路径。相关技术人员可联合茶歌传唱人开设媒体账号,做有内容的视频,深挖茶歌文化背后的内涵。
图为六安瓜片茶叶
村政农户共商共建,营造新时代茶歌传唱环境
7月20日,团队成员走访面冲村多家茶农。炎炎夏日,正值夏茶采摘土地保修时期,茶农们顶着烈日在茶田间采摘、除草。面冲村道路各节点设有广播,一在茶田间拔草的农户表示:“平日里在特定时期村里面的广播会播放一些特色的茶歌,但是我们在田间劳作很辛苦,也没有接触过很多民歌,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去唱歌的”。茶叶采摘及土地保修期间农作强度大、环境艰苦,现有茶歌传唱环境较少。团队成员意识到构建新时代新农村,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增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优化茶歌传唱环境是保护茶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秘诀之一。借助乡村广播,在每日固定劳作时段播放茶歌不失为一种营造茶歌传唱环境的办法,既可以愉悦农户的身心,还可以起到传承与宣传茶歌的作用。
图为面冲村村民正在茶田间劳作
以文增色、以歌会友,打造茶歌文化新舞台
为进一步了解茶歌文化发展现状,打造茶歌文化新舞台,7月21日,团队成员拜访当地知名茶企业露雨春及其负责人邱为刚先生。邱为刚先生表示每年金寨都会举办六安茶文化节,每年春季茶叶采摘之前乡里面还会举办开茶节。“以节为媒、扩大交流、构筑平台、立足六安、服务安徽、放眼全国”六安瓜片茶文化节主要内容以六安瓜片茶文化为核心,并结合歌舞、才艺表演、宣传片宣传等当地特色茶文化演出,已经成长为国内较有影响的品牌茶叶节目。队员们同时也了解到《采茶舞曲》、《茶山新歌》、《品茶歌》等特色茶歌舞曲表演都有机会登上茶文化节的舞台。金寨县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是革命老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将传统茶歌与红色文化结合起来,如一首《八月桂花遍地开》,在丰富的茶歌表演中了解六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曲折传奇的红色历史,推进茶歌文化更进一步地宣传。
区域学校一体化,推进茶歌进校园、进社区
在同余述凡先生的交谈中,余老先生谈到他多次建议要不断推进民歌文化进校园、进课本,开发相关民歌音乐教材,从娃娃抓起,从教育抓起,守住民歌文化的根。推进茶歌文化进入高校,余述凡老先生表示多次受安徽大学的邀约前去表演传统民歌,“安徽的大学我们也受邀去过很多次,校方也表示很愿意和我们合作,每次上台表演同学们都前来观看,我们台上的演员也表示很欣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小学的课堂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将茶歌文化推进校园,将茶歌全面融入音乐教育中,开发六安茶歌音乐教材,走进高校,激发青年群体对于茶歌的兴趣,不断扩大茶歌文化的宣传群体是很有必要的。
图为团队成员与余述凡老先生的合影
文旅融合发展,丰富茶歌文化衍生产品
7月22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前往六安茶谷主题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六安茶谷主题公园坐落在金寨县油坊店乡东南部的面冲村境内,是摄影写生、生态旅游、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茶叶依山而生长,当地农户为防蚊虫等还在多道路处建设防蚊虫网、天气监测仪、太阳能光板等设备。从主题公园下来就是当地的茶谷主题馆,来往各地的旅游团在主题馆中休息购买茶叶。据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馆内缺乏相关茶歌传播设施,馆内工作人员对于茶歌文化宣传力度小。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文旅融合焕发山乡新活力。将茶歌文化融入茶叶旅游产业结构中,丰富茶歌文化衍生产品,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是很有必要的。馆内工作人员谈到目前正在考虑创新茶歌文化保存新形式,开发设计相关茶叶金曲黑碟唱片,可在多地茶文化主题馆以纪念品的形式进行售卖。
在茶山之间唱响茶曲,在传承保护茶歌文化的同时探索茶歌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让文化与绿水青山共生共长,未来,茶歌文化一定在新时代新农村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不断向上发展。
撰稿人:姜娟
通讯员:贾梦薇
拍摄:姜娟 李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