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定远县非遗技艺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播中华民族的非遗文化,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选择了安徽定远的非遗文化馆作为暑期实践地点。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遗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非遗文化遗产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保护非遗文化遗产就是对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一种认同。
定远非遗文化馆位于东城新区的包青天廉政文化园内,总面积约700平方米,是传承、展示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设基地。定远非遗文化馆收录了定远县乃至安徽省的多种非遗项目,如剪纸、泥塑、刺绣等。这些项目不仅反映了定远人民在历史上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们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和忠诚。
在非遗文化馆内,馆内陈设的非遗文化并不是用冰冷的文字进行展示,而是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游客。例如一楼的小磨麻油非遗文化,馆内用雕塑人制作麻油的过程像人们进行展示。同时展览的一旁还放置了磨好的小磨麻油,将实际的产品直接面向游客,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结合。文化馆二楼定远特色秧歌采用了文字、图片,影视相结合的手法,游客可以通过文字介绍了解到秧歌的历史文化,再通过图片视频观看相关表演,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了解。在观看这些作品时,我们深深地被定远人民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所震撼和感动。我们也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关于非遗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如剪纸,刺绣等。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有幸与一些非遗传承人或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或互动。他们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也给了我们一些关于非遗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的建议和鼓励。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情和责任,也对他们的工作表示了敬意和支持。馆内设有专门的展区,展示了一系列关于非遗保护的政策、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这些内容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非遗保护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
在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语言沟通、文化差异、时间安排等。但是,我们没有放弃或退缩,而是积极地寻求帮助或解决方案。我们通过团队合作、互相学习、不断探索等方式,克服了这些困难,也增强了我们的能力和信心。
此次暑期探秘之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定远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用好土地流转资源,激发乡村振兴动能
- 为了进一步了解土地流转对土地承包经营者带来的影响,感悟新时代十年乡村的焕新变化。2023年8月29日,山东大学(威海)学生社会实践团
- 08-30 关注:0
- 耕读路上 重走辛亥路,重温红色革命
-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武汉暑期社会实践团步入辛亥革命博物馆,开启一场寻找历史足迹的旅程。在这次参观游览中,我们不仅仅是
- 08-30 关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