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青援支教暖心护航”暑期儿童关爱支教实践团队在临沂河东区九曲街道沂河郡府社区沂蒙小学堂正式开展一系列的支教活动。在支教过程中,他们辅导学生们完成暑假作业,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开展多种主题班会,普及学生的安全知识,组织学生到青少年红色教育体验中心观看情景式、沉浸式理论小剧,感受红色文化。通过多样化的支教形式,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感受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让红色之花绚丽绽放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传承红色基因,要从娃娃开始抓起,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主题的爱国教育,播撒红色种子,热情“浇灌”,让红色种子在儿童心中萌发,不断绽放。
课堂上,志愿者带领学生观看了庆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用7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向同学们讲述和平年代默默无闻奋斗的无名英雄,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电影结束后,有位同学说:“他也要像电影里讲述的一样做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
图为郡府社区沂蒙小学堂学生观看电影。 郭艳萍 摄
同心防溺水,志愿我先行。
正值暑期,溺水事故高发,为进一步杜绝安全隐患,提高当地社区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沂蒙小课堂开展了防溺水安全常识的主题班会。班会主要围绕溺水的危害、造成溺水的因素、如何防溺水、如何施救、如何自救等问题开展。
在课堂上,支教老师向同学们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同时呼吁同学们要提高安全意识、溺水防范意识,加强对政府设立的相关安全标识和安全提示的关注。课堂中,支教老师与同学们激烈讨论,同学们积极向志愿老师提问有关溺水的知识,认真回答同学们对溺水知识的疑惑,同学们也积极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根据老师的讲解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通过这次溺水防范主题课程,支教老师告诫同学们珍惜你我生命,河塘且勿靠近,花样年华,别为溺水停下,常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同学们认真听讲,将老师的话牢记于心,经过这节课同学们加深了溺水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溺水自救与施救能力,也切实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

图为团队成员李思哲在沂河郡府社区沂蒙小课堂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 朱佳如 摄
开展红色教育,宣传环保理念,传承学习“两山精神”
沂河郡府社区支教队带领小课堂学生,去往青少年红色教育体验中心,观看由河东区委宣传部、区党性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办的《河东一家人》理论小剧“七讲七进”情景式、沉浸式理论小剧,在观看中进行学习,通过“讲故事、学理论”,传承红色沂蒙精神,在污水处理厂工人和环卫工人的宣讲中,孩子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思想,在心里种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种子。《河东一家人》理论小剧,讲述了河东一家三代人受习近平总书记影响,更加热爱生活、努力奋斗的故事,让观众在沉浸于故事情节的同时,潜移默化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宣讲员们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故事作为‘鲜活教材’,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人民群众共创美好生活的奋进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河东区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在场人员纷纷表示将把学习转化为工作动力,为品质河东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讲述河东一家三代人受习近平总书记故事鼓舞,更加热爱生活、努力奋斗的故事,让观众在沉浸于故事情节的同时,潜移默化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
开展红色教育,育德树人。本次活动是为了在育人中传递薪火,在教育中弘扬党的精神,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沂蒙山区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追溯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此次活动是为了带给社区青少年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做到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开阔视野。
图为学生们在青少年红色教育体验中心观看情景式、沉浸式理论小剧。 朱佳如
团队成员:李思哲 李家乐 郇志娴 郭艳萍 郭一昕 朱佳如 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