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扎根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丰富见识,7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寻迹畲乡”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前往宁国畲族乡千秋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团队成员们了解特色风俗,促进民族团结,弘扬非遗文化,为贯彻乡村振兴做贡献,为弘扬乡村文化做努力,为民族团结注入青春力量。
云梯畲族乡,地处宁国市东南边陲,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大力挖掘和弘扬畲族传统文化,成功申报了畲族婚嫁、畲族山歌和畲族红曲酒酿造等三项省级非遗项目,并编写《说畲语》《唱畲歌》作为畲族中心小学校本教材,《畲乡志》列入了中国名镇志。云梯自治县立足本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挖掘和弘扬以“歌舞”为主要载体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畲族又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畲族服饰的主要特色在女性服饰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相传畲族始祖盘瓠王率领族人征战南北,后移居宝地广东凤凰山繁衍生息,为了占山为王,遂以传说中美丽的凤凰为本族人的图腾符号。畲族服饰的主要特色在女性服饰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他们自古以女性为尊,将女性视为公主和凤凰,因而服装以凤凰图案贯穿整体,头饰也显现出凤凰的整体轮廓,整套服饰处处体现凤凰吉祥之意,习称“凤凰装”。凡本族人生下女儿,均赐予凤凰装束,世代相传,沿袭至今。
图为文化馆中畲族特色服饰展示。
于是,畲族便将“凤凰装”作为民族传统服饰,寓意美满吉祥的幸福生活,它由上衣、裙子、水巾、手巾、围身裙、脚绑、鞋七个部分组成,另有凤凰冠、耳仰(耳坠)、扁扣、手镯、脚镯和戒指六样饰品。用红色的头绳将头发编成辫子高高盘在头顶上,代表着凤凰头;采用五彩斑斓的丝线绣制成各种图案花纹,绣在衣服的领口、袖口等位置,象征着凤凰的腰身;花纹多样的束带系在腰间,随着走路飘动,代表着凤凰的尾巴;身上多佩戴银饰,或是将银饰镶嵌在衣服上,使其相互碰撞发出叮铃的响声,寓意凤凰的歌声。

图为畲族妇女身着民族服饰展示特色舞蹈。
畲族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花边多,样式复杂,花带宽。老年妇女花带较窄,图案花纹也相对较少。通过这个特点可以区分。无论男女,畲族人腰间都系有以蚕丝或棉纱编织的腰带,长约2米,两端织有美丽的花纹图案。
畲族男子的服饰一般采用蓝色或白色的条形布料缝在领口、袖口的边缘,采用白色的布扣子,特别的是,男子服饰一般搭配黑色的带有许多口袋的背褡。这种装束非常便于男子劳作,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畲族人民的勤劳朴实和无限智慧。

图为实践团队穿着畲族服饰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