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追寻文教之光,传承红色精神

在深入探索的第二天,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的“探岛城故居寻红色足迹”调研团队继续对岛城老城区进行深度探访。与首日进行的“科学技术之路”追溯活动不同的是,本次团队选取了以“文学教育之路”为主题的探索路线,目的在于追寻岛城在文学教育领域的历史痕迹。
“文学教育之路”开始于市南区金口二路40-42号的刘知侠故居。刘知侠,我国文坛的重要人物,其作品如《铁道游击队》等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团队抵达的第二站是梁实秋故居。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3号的梁实秋故居,是20世纪中国文坛杰出人物梁实秋先生曾经居住的地方。尽管他在青岛的居住时间并不长,但他的回忆文章中却有大量关于青岛的描述,共计40余篇。梁实秋先生曾深情地表示:“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这座故居在2005年2月5日被青岛市人民政府正式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此纪念这位文学巨匠。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的著名老舍故居,又名骆驼祥子博物馆。作为我国首个以一部文学作品命名的博物馆,同时也是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舍故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市南区推进教育改革,老舍故居被临时用作期末考试的考场,因此我们未能进入。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合适时机,能够顺利参观老舍故居,更直观地感受他的文学魅力。同时,我们也对市南区教育改革寄予厚望,希望其能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市南少有的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调研团决定再次来到老舍故居进行探访。故居的院落中央矗立着老舍先生的雕像,进入故居内部,更是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这里陈列着的老舍先生的手稿、书籍、家具等,每一件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这些物品不仅展示了老舍先生的生活细节,更是全面展现了他对于文学的热爱与坚持。在老舍故居,调研团成员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于文学的热情与坚持。

随后,调研团来到了接下来的探访地点:
杨振声故居:杨振声是现代教育家、作家,曾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其故居位于龙江路11号,建于1931年,建筑面积419.46平方米。建筑为中西混合式建筑,砖石结构,地上二层,如今是私人住宅。
华岗故居:华岗是中国现代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学家,也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一位著名的共产党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革命的献身。1950年4月,华岗被任命为山东大学的校长兼党委书记,他提出的“文史见长、加强理科、发展生物、开拓海洋”的学科建设主张,不仅为山东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更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其故居位于市南区龙口路40号。如今,故居外观保护良好,作为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的办公点,继续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闻一多故居:鱼山路5号,隐藏在中国海洋大学校园东北角的一栋建筑,是杰出的诗人、学者、人民英烈闻一多先生的故居。2022年1月14日,闻一多故居荣幸入选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故居本身的认可,更是对闻一多先生卓越成就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最后一站是位于市南区鱼山路36号的冯沅君-陆侃如故居。冯沅君和丈夫陆侃如都是文史界专家,都曾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其故居现在也为私人住宅。
这些故居曾经的主人都是我国文学教育领域的重要人物,他们的生活与创作也都与岛城有着密切的联系。调研团成员在这些地方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生平和作品,感受到了他们对文学教育的热情和执着。
走进名人故居,聆听历史的回声,感受文化的厚重,深入了解了每位故居主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为文学、教育和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这些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瑰宝,它们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也激励着未来的前行。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访其他名人故居,追寻红色足迹,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探岛城故居 寻红色足迹”调研团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2-27 浏览:
  • 马尾绣非遗在剧本杀数字化中的新生: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团队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