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半载艰辛成此坝,一库清水映丹心

       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碧水丹心生态文化调研队于6月16号前往十堰市博物馆重温作为工程核心的丹江口水库从计划到建成的那段峥嵘岁月,切实    体会先辈们为治水灾、护生态而攻坚克难于汉江沧浪中建坝,为南水北调奠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
 
      流域广、水流多,这是自然的赋予,治水灾、护生态这是人民的夙愿,建此水利工程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是代代相传的“一坝成,万代福”之理念。随着讲解员的脚步,调研队员们移步至十堰与水“爱恨情仇”的展览馆,在此队员们了解到自古以来此地因水域、地形便与水渊源颇深,水造福了当地的同时又带来灾难,早在唐、明代便修剪了潵澥堰、千工堰等水利工程,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十堰农村也涌现出水利建设热潮,治山治水福万代理念根植人心,修建水利工程利国利民早已成为当地人民共识,讲解员笑着说到:“看起来十堰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让人感到很突然,但实际上绝不是空穴来风,历史有源可溯,精神代代相传。”
       历史渊源和水利基础是否足以让先辈们因此而建设这样一个超大工程呢?既然古往今来建设水利工程众多为何唯独它被称颂至今呢?这些问题似乌云迷雾笼罩着队员们的心,讲解员停下脚步,手轻放在上水利图解释道“毛主席在1952年视察黄河后提出南水北调奇思妙想,再加之汉江洪灾不断,北方旱灾频繁,结合当时国家的经济技术实力,中央决定建设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解决当地生态洪灾问题的同时也为南水北调奠定基础,之所以被称颂至今是因为其宏大工程和极高经济效益,其创下了多个世界及国内之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之一、国内最深的穿黄工程竖井、世界最大的U型输水工程等诸多荣誉,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有一座长2494m的拦河大坝和90万千瓦的水电站及宣传机和引水闸工程,这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和养殖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
       不畏艰辛行此功,工成当代利千秋,在讲解员讲解完毕后调研队员们去观看了工程建设纪录片,以另一种方式见证8万多建设大军住毛坯房,吃杂粮,点马灯,手提肩扛以最传统和大无畏的精神向自然开战,当地18万居民离开世代生活的土地,克服万难,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做出自己贡献。
       弃千家污企福后代,保一库水清济万民。队员们在展览馆看到,为确保中线核心水源区清洁优质水源,十堰市加强了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了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这凝聚了无数人心血而成的丹江口水库工程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十堰人民的坚守和奋斗中发光发热。
       在队伍调研实践结束后,活动负责人辛荣表达了此次调研活动成果感悟:“作为一个后辈为此工程感到震撼和鼓舞,赞叹先辈们奇思构想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奉献和坚守精神,这才是我们今日问渠清水之缘由。同时也被这集聚数万人的努力和心血而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历程所鼓舞,这可谓是半载磨一剑,坝成福千秋,”
 
    作者:碧水丹心调研队员曹天阳    来源:碧水丹心生态文化调研队
    发布时间:2024-06-1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化学实验进小学,创新助力新传承
  • 化学实验进小学,创新助力新传承
  • 2024年11月21日下午,福州大学2024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二班团支部、福州大学化工学院实践部的各位同学们走进福州金山小学,教授了一节特殊
  • 04-15 关注:10
  • 在氢能源领域感受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 ——记福州大学24级化工二
  • 化工报国:传承范旭东精神,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学习化工先
  • 联动青春力量,勇立"新质"潮头
  • 联动青春力量,勇立"新质"潮头
  •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新质生产力"理念的热潮中,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24级2班团支部联合福建医科大学24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04-15 关注:10
  • 把脉时代脉搏,解读中国密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