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2024年7月8日,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实践团队来到安徽省皖西白鹅原种场有限公司,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当地白鹅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帮助农户提高养殖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更好的推进乡村振兴,推广地方品种优势。必须深入了解当地品种以及品种养殖产业发展状况:皖西白鹅原种场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白鹅育种、养殖、加工及销售的企业,拥有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优质的白鹅产品带给广大乡村地区,推动当地白鹅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实践团队在公司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企业的孵化室、育雏室、育成室和种鹅养殖区,了解了皖西白鹅的孵化、选育、养殖、产出、保种等全过程,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扶持和企业对农户的帮助等情况。
种苗供用,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为了帮助农户提高养殖效益,皖西白鹅原种场有限公司向农户提供了优质的种鹅和饲料。确保农户能够获得优质的种鹅和饲料。同时,公司还派遣技术人员到农户家中进行实地指导,帮助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公司的帮助下,农户的白鹅养殖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许多农户因此实现了增收致富。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学习孵化种蛋所需的条件。
来到场区实践团就跟随相关负责人来到了孵化室,了解种鹅蛋在不同天数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有所差异。一般刚进行孵化的种蛋所需温度大概在37摄氏度,湿度在65左右。在孵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晾蛋”,并且需要种蛋大头一端向上,这样有利于种蛋存放和孵化出雏。在负责人相关指导下还体验“照蛋”技术操,种蛋照蛋的目的是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剔除无精蛋、死胎蛋和破壳蛋,以及调整孵化条件,利于提高孵化成活率。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相关负责人指导下进行“照蛋”这一专业操作。
选育种鹅,推进优良品种发展
皖西白鹅原种场通过选育种鹅,选育出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的种鹅,可以提高皖西白鹅的肉质和羽绒品质,提高皖西白鹅的繁殖率和生产性能,大量繁殖具有优良性状的种鹅,可以降低养鹅生产成本从而推进皖西白鹅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农民和企业的收入。选育种鹅还推进了皖西白鹅保护区的创建和发展,为皖西白鹅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种源。
图为相关负责人在为实践团成员们展示测量胫长。
选育种鹅时除了考虑种鹅的体型、毛色、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等基本特征外,还会通过测量腿胫长度来评估其生长潜力和健康状况。较长的腿胫通常意味着较好的生长潜力和更高的健康状况,因此,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帮助公司更准确地评估和选择优质的种鹅,从而提高种鹅的质量和繁殖效率。
雏鹅防御,从源头筑牢健康屏障
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即将来到了尾声。在结束前实践团跟随负责人来到了雏鹅防疫工作区,学习了皖西白鹅原种场防疫技术。安徽省皖西白鹅原种场有限公司在雏鹅防御工作上采取了全面的措施,以确保雏鹅的健康和生长,该公司注重小鹅瘟的防疫工作,对于雏鹅的培育和管理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在育雏期间,公司会使用小鹅瘟雏鹅活苗进行免疫,以提高雏鹅的免疫力,并在育雏室和用具的消毒方面下足功夫,以确保环境的清洁卫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相关负责人指导下完成疫苗注射技术操作。
此外,公司还重视为雏鹅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如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以及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以促进雏鹅的健康成长。总的来说,安徽省皖西白鹅原种场有限公司在雏鹅防御工作上做得非常出色,通过全面的防疫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了雏鹅的健康和生长。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和指导老师还与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实践团队指导老师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与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
皖西白鹅原种场有限公司将继续深耕乡村市场,不断创新和拓展业务领域。同时,公司还将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当地白鹅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未来将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图为实践团队与相关负责人场区前合影。
本次实践活动是皖西学院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此次实践团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的变迁与发展,体验到了乡村振兴的艰辛与希望。同时,实践团队们会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带到乡村,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展望未来,皖西学院将继续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更多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