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川北医学院学子三下乡——深入都江堰圣寿社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文/王家俊 图/庄志豪 陈科攀 齐璐 姚扬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国家领导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24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15日,川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学通社“寄情于堰,水韵共鉴”赴都江堰乡村振兴促进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前赴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圣寿社区农业基地参观学习,此次活动旨在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致力于推动乡村振兴伟大蓝图的实现。
圣寿社区位于天马镇东北部,是“天府親仓”都江堰片区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的南店、禹王等社区。社区面积6.5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4577人,其中党员148名。近年来,社区创新建设“乡村振兴”e学校,以圣寿源绿色蔬单示范园建设为核心,不断推进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和社会化“三化共建”,探索乡村资源盘活入股、出租、联营“三种模式”,努力建设以绿色蔬菜为基础、田园风光为特色、绿色康养为驱动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当日上午9点,川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学通社“寄情于堰,水韵共鉴”赴都江堰乡村振兴促进团抵达圣寿社区,在圣寿社区党委书记彭路春彭书记的带领下对圣寿源绿色蔬菜示范园、“乡村振兴”e学校参观学习,方便促进团队员对圣寿社区和乡村振兴前线工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农业基地内,促进团队员们首先被一系列现代农业科技设施所吸引。智能温室大棚内,通过物联网技术精准控制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实现了作物生长环境的最优化;无人机在广袤的田野上空翱翔,高效完成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任务;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则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队员们纷纷表示,这些高科技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
在彭书记的带领讲解下促进团队员们了解了圣寿社区根据当地居民需求创建的“音乐微党课”党建模式以及独具当地特色的农业技能传授模式。“圣寿社区的老人们平时可以在这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唱歌跳舞还有太极拳等等,这样既锻炼了身体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土地流转后没事情干的中年人可以来这里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如电焊,汽修等,这样他们有个专业技能证书出去务工也能多赚点钱;小孩子也可以来这里学习知识和课外技能”彭书记讲道。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都江堰市圣寿社区农业基地的发展成就和先进经验,更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与决心,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注入青年活力。

 
 
    作者:王家俊    来源:川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学通社“寄情于堰,水韵共鉴”赴都江堰乡村振兴促进团
    发布时间:2024-07-16    阅读:
  • 探寻千年历史脉络,触摸文脉传承之旅
  • 寻红色足迹,念革命先辈
  • 实践团成员们还前往了独山革命旧址群参观学习,在党校老师生动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对独山暴动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 07-16 关注:0
  • 合肥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城乡共筑梦,七彩下乡行”暑期三
  • 不忘来时路,建功新时代
  • 7月13日上午,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原一级调研员、六安市新四军历史和红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道明为实践团成员讲授题为《红
  • 07-16 关注:0
  • 山东理工大学“筑梦小鱼”社会实践团开展家庭走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