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学习活用“世界遗产” 赋能乡村振兴

  7月6日,福建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震”守一方实践团前往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学习探索闽东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最富特色的古代水利工程——黄鞠世界灌溉工程水渠,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
  霍童镇,这个被清澈霍童溪环绕的古镇,不仅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风格老街区,还蕴藏着一项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水利工程——黄鞠灌溉工程。该工程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保存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其技术成就和布局理念至今仍具有研究价值。2017年,该工程入选第四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鞠灌溉工程的荣誉
  实践团成员沿着蜿蜒曲折的水渠,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龙腰渠,这条全长5000余米的明渠,穿越龙腰山脊坚硬的花岗岩,将大石溪水引入霍童溪右岸,灌溉着石桥洋的千余亩良田。而琵琶洞渠系,因流水声似琵琶弹奏而得名,后因洞内蝙蝠聚集,又称“蝙蝠洞”。琵琶洞渠系总长9000余米,由明渠与7段隧洞连接而成。隧洞总长700多米,采用“火烧水激凿石工法”开凿,现存的隧洞还有5段,总长约80米,宽约1米,最高处2.5米。则以其独特的隧洞设计,将溪水引入东北过溪坂的百顷田地,形成了完备的灌溉网络,无不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勤劳。
实践团成员沿渠仔细观察

黄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示意图
  在探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仅被黄鞠灌溉工程的技术成就所震撼,更被其背后的故事所感动。黄鞠退隐霍童后,面对溪两岸的荒芜与农田生产力的低下,他毅然决定建坝引水,改善农耕条件。在没有现代爆破材料和测量仪器的情况下,黄鞠凭借着“火烧水激凿石工法”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带领乡亲们历经八九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一壮举。
  实践团在霍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德坤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黄鞠灌溉工程的历史背景、技术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黄鞠灌溉工程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乡村振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黄鞠灌溉工程作为霍童镇的一张名片,不仅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社会实践团队的探访,不仅是一次对古代水利工程的深入了解,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他们将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镇长黄德坤为实践团详细介绍黄鞠灌溉工程
 
    作者:陈雨贤    来源:福建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4-07-17    阅读:
  • 赴义诊之行,续薪火之暖
  • 7月10日至7月15日,温州医科大学“医路寻六味,岐黄薪火传”暑期社会实践团特在温州市瑞安圣井村和马屿镇等地开展两次深入人心的特色健
  • 07-17 关注:0
  • 福建理工大学“震”守一方实践团:科技助力,守护万安桥文化遗产
  • 七彩假期映社区,缤纷课堂润童心——皖西学院“花开半夏,逐梦青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凝聚青春力量,专业助力乡村振兴
  • “青”“畲”之旅——福建理工大学“震”守一方实践团走近那山那
  • 深入陆桥访民情,扎实调研促发展——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