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三下乡丨顺德博物馆:方寸之间,一览千年
让过去遇见未来,方寸之间,一览千年,展柜里的展示的不仅是一件件物品,更是被捕抓的时间,龙韵乡情社会实践队与 “时空进行对话”,静默着,倾听属于它们的故事。
顺德博物馆坐落于顺德大良新城区德胜文化广场内,成立于1980年,是一所集收藏、展示、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设有“顺德人 顺德事”基本陈列展厅、顺德祠堂历史陈列展厅、李小龙展厅、馆藏书画展厅、粤剧曲艺展厅、新开放的奋进之路——顺德发展成就展六个专题展厅,以及部分临时展厅。
顺德华侨博物馆——顺德华侨顺德情
顺德作为著名的侨民之乡,自明朝以来,便有先民远赴重洋在异国他乡的发展创业之举。华侨博物馆通过移民海外、创业发展、碧血丹心、港澳邑人、情牵桑梓和四海联谊六大板块,展现出顺德海外华侨的发展史和奋斗史。实践队队员走进展馆,感受着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一幅幅生动的图片,无声地诉说着顺德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的艰辛与辉煌。顺德华侨华人的历史与顺德发展史紧密相关,馆区内特别展示出顺德港澳乡亲对家乡的建设支持,慷慨解囊,为家乡经济建设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传统文化再续——桑基鱼塘
“三洗九煮十八晒,一两黄金一两纱”,顺德素有“南国丝都”的美誉,缫丝养蚕,是顺德人世代相传的传统产业。凭借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桑基鱼塘”这一闻名中外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传统的“桑基鱼塘”是以池塘养鱼,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最后塘泥肥桑为生产流程,各环节互相促进,达到鱼蚕兼取的效果。实践队队员们走进“桑基鱼塘”展厅,发现“桑基鱼塘”早已改头换面,不仅以“桑基鱼塘”为基础,创新了果基鱼塘,蔗基鱼塘,鸭基鱼塘等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更是对蚕的品种进行改良培育,培育出能吐青、红、橙、黄等多种颜色的蚕丝。
顺德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将传统生产模式创新发展,将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使其成为顺德产业的一张金字招牌。
一眼千年——顺德人顺德事
“顺德人 顺德事”展厅作为博物馆的基础展厅,被分为岁月悠悠、土沃人勤、岭南壮县、毓秀钟灵、厚俗淳风、水乡烽火六个主题。实践队队员踏入展厅,仿佛走进悠悠千年历史长河,看着勤劳稳健、精进奋发的顺德人,一步步铸就辉煌的顺德事。展厅陈列着大量陶器、服饰等珍贵文物,通过人物蜡像、场景复原等方式,立体再现出千百年来顺德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壮丽景象。渡步其间,仿佛走进那段被封印的岁月,亲身经历着顺德发展的峥嵘岁月。
开天辟地,扬帆起航——顺德的奋进之路
顺德博物馆即是顺德发展史的见证者,更是新中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顺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见证了新中国的伟大变革。实践队队员们走进展馆,历史的画卷在其面前展开,展现顺德从一穷二白到初露峥嵘,从农业县城到工业强区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在这里,可以看到顺德人民如何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战天斗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从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的自主建设,到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工业立县”战略的提出,到“顺德制造”享誉全国;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发展的华丽转身,再到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的坚定步伐……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顺德人民的智慧和汗水,都闪耀着顺德精神的光芒。
漫步在展厅中,那些珍贵的文物、生动的图片、详实的文字,仿佛在诉说着顺德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故事。这些故事展现了顺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参观顺德博物馆,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龙韵乡情社会实践队队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敢于梦想、敢于创新、敢于拼搏,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实践队员将会以顺德人民为榜样,发扬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奋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