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小分队成员于2024年7月11日赴淮北市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淮北市文化源远流长,一直以来都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备受关注,早在7200年前新石器早期,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淮北市博物馆承载着这个城市丰富的文化历史和革命历程,因此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前去参观。淮北市博物馆又名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始建于1976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淮北市博物馆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10670平方米,地域特色浓厚,造型别致,是一座把煤文化与隋唐运河文化巧妙结合起来的建筑。
整个展馆依据相城的历史变迁常设展览有“古代文明”、“淮北汉画石像”、“淮北历史名人”、“运河遗韵”、“运河瓷器”、“柳孜盛景”等六大专题。小分队成员参观时无不感叹于淮北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博物馆中,团队成员参观了隋唐大运河的流经图,体会到了隋唐大运河的开通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还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随后,团队成员参观了汉剑,了解到剑各个部位的名称以及历史和特点,汉剑身挺直,剑刃由两侧弧曲而伸,大多则朴实无华,木鞘铜装,其中华丽者也有使用大漆鞘,玉装等(大多出土于王侯将相墓葬)。在西汉,官吏们佩剑是一种义务,特殊的仪式或场面更是不可缺少,汉剑在中国刀剑历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团队成员还欣赏到了许多优美的中国字画,感受到了我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生命线,是中华民族情感、思想和意志的体现。通过中国画,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除此之外,博物馆中还有许多古代的瓷器、汉代陶楼、汉代马车等两汉文明的盛世瑰宝,让团队成员对这一时期有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印象也更加深刻。

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历史的记录者,担负着文化保护和文明传承的重大使命。今后,淮北市博物馆还将以更丰富的展示和更深入的讲解,帮助每一个参观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更加热爱祖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