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 日,为进一步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三线建设精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以“寻访二汽精神”为主题对48厂退休工人裴炎奎爷爷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采访。
在采访中,裴爷爷向我们讲述了在二汽建设初期工人们所面对的种种困境。在生活上,工人们忍受着蛇虫的侵扰,在生产上,工人们在由芦苇和草席搭成的厂房里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了一个个精密的零件。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人们建设的热情仍旧高涨,各个车间的人们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的进行着生产。直到今天,裴爷爷在回想起那段建设的时光时,仍然流露出万分的怀念之情。
随后,裴爷爷向我们分享了他在二汽工作时的个人经历。在招工进入二汽后,裴爷爷进入了生产车间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勤于思考,乐于钻研,最终凭借着自己在技术研究上的独特思考从生产车间转入了技术研究部门。在技术研究部门,他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对二汽生产中的技术提出改进意见,先后发表了《凸轮轴石墨带形成及防止方法的探讨》、《蠕墨铸铁在汽车排气管上的应用》、《大型铁液保温炉的炉衬烘烤方法》等专业文章。
在工作期间,裴爷爷就从未放下手中的笔杆子,为二汽的技术攻关建言献策,在退休后,他仍然笔耕不辍,笔下诞生出一篇篇诠释二汽精神的优秀文章,让人们对于那群不肯服输的二汽建设者们有更多的了解,也让人们对于二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裴爷爷同时有着记录自己作品的习惯,时至今日,他已累积了数本厚厚的记录册,这些不仅是他深刻思考的结果,更是体现二汽建设过程的侧面。
结束采访,二汽记忆寻访团成员们的心绪仍久久难平。在告别之际,裴爷爷还向我们表达了他对年轻人的美好祝愿,也严肃告诫我们,年轻人要多多学习,传承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寻访团成员们对于裴爷爷的话铭记于心,坚定了自己学习的信心,立志传承二汽建设中的宝贵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