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三下乡|入户走访观新颜,乡村振兴在路上

三下乡|入户走访观新颜,乡村振兴在路上
       一方净土,一座红村。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了解坝芒村村民的实际情况,深入探寻坝芒底色。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寻绎青年之志,助力乡韵坝芒”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村民走访工作。

(图为实践团走访村户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抗美援朝保家国,承志传情新青年
        实践团从坝芒村村委处了解到坝芒村有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退伍老兵,7月14日实践团在坝芒村驻村第一书记黄伟的带领下来到抗美援朝老兵杨正贵的家中进行慰问采访。
(图为实践团与杨正贵父子的合影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实践团了解到,杨正贵老人幼年失恃失怙,于1953年应召入伍,离开家乡,奔赴朝鲜战场。在实践团成员问到上战场会不会害怕时,杨正贵老人眼中闪烁着坚毅,“肯定不怕,当年只要入了伍就不会怕,就没有害怕上战场的军人!”据了解,杨正贵老人的儿子受父亲的影响也选择了参军入伍,报效国家。
(图为实践团对杨正贵父子进行采访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你们这一代一定要发奋图强,天天向上,中国的未来还是要靠你们。”杨正贵老人拉着实践团成员的手亲切嘱托。
(图为实践团对杨正贵进行采访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杨正贵爷爷的经历,我深受触动,这次采访我深刻体会到抗美援朝精神不仅仅是历史书上的一个名词,而是一种永恒的价值追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责任感、对理想的追求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实践团成员黄英在实践日志中写到
观坝芒变革,悟青春光彩
       实践团在走访过程中得知坝芒村村支部书记文朝举的儿子文滔,自六年级暑假以来坚持每天中午走红军步道,沿途参观坝芒红色景点。实践团深受触动,决定采访文滔及其父亲坝芒村村支部书记文朝举、弟弟文淏。
(图为实践团与文书记父子的合影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在采访中,文朝举书记反复提到坝芒红军文化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得益于家庭教育的红色底色,文滔、文淏才能成长为健康、自信、自律的孩子。
(图为实践团对文书记父子进行采访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当实践团成员问到文滔、文淏的梦想时,得到了意外的答案。看起来内敛的文滔怀有一颗报国心,想要报考国防科技大学;看起来跳脱调皮的文淏,想要站上三尺讲台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入家门,探民情
        实践团沿坝芒村主街道进行走访调查并结合学科特色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为了解坝芒村当地居民生活情况,实践团就生活变化、家庭收入、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为着眼点,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积极探寻人民视角的乡村振兴。
(图为村民爷孙合影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现在生活好的很啊,之前村里连水泥路都没有,一下雨,衣服鞋子院子房间里到处都是泥巴。”坝芒村的王阿姨提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显得有些激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王阿姨进行采访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实践团来到隘口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慰问特困、空巢老人。实践团成员向服务中心院长交流,了解基本情况,该服务中心贯彻政府兜底、社会参与、个个交得起费、人人养得起老的宗旨。为坝芒村特困人员与空巢老人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实践团成员与老人们亲切交谈,耐心倾听老人们的过往经历,详细询问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与日常生活情况。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服务中心院长了解情况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自脱贫攻坚战以来坝芒村积极改革,发展特色山银花产业、创新推出特困群体帮扶机制、打造红色教育品牌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的坝芒村道路整洁,村民生活条件改善,村子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整个村子较脱贫攻坚战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为服务中心老人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在坝芒村的这些日子,我深刻体会到时代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力量。坝芒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一个村庄的小小变化,更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凝聚着广大农民的辛勤努力。”
——实践团成员张晨钰
        实践团将走访过程中遇到的民情切实反应给坝芒村党群服务中心,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实践团充分发挥学科特色,通过撰文、拍摄、视频剪辑等方式宣传坝芒村红军文化与当地政策方针。
(图为实践团与坝芒村干部开会讨论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潘桢玥 摄)
    作者:“寻绎青年之志,助力乡韵坝芒”乡村振兴促进团    来源:“寻绎青年之志,助力乡韵坝芒”乡村振兴促进团
    发布时间:2024-07-18    阅读:
  • 首日医院探行,共图智能康养
  • 首日医院探行,共图智能康养
  • 山东理工大学“智元怡养”实践团队于7月18日启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淄博市大众医院,探索智能康养设备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团队成员不
  • 07-18 关注:0
  • 张湾区红卫街道:与“泥”一起 “陶”出创“艺”
  •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2024商河“梦之翼”夏令营开展“走进山
  • 景德镇古窑博物馆:千年瓷都的历史与现代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