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战备电台忆往昔,乡村振兴学院绘新篇
7月16日,暴雨依旧,脚步不停。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向云端”实践团来到了鲁村镇618战备电台旧址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在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深入探索沂源的乡村振兴之路。
上午,实践团首先抵达618战备电台旧址, 这里曾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战备电台。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走进了平均温度仅18摄氏度的防空洞。防空洞内通道狭窄,房间空间紧凑,但功能设施一应俱全。参观过程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当年紧张而艰苦的环境。如今,这里虽处于深山之中,却早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生动教材,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随后,实践团前往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该学院秉持“把大学建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的办学理念,立足“一校一岛、校岛融合”办学格局,全方位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同时,学院的建设与项目的实施为周边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回流,为乡村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院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培训各类人才数千人次,为沂源县乃至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学院的存在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教育与乡村发展的深入融合以及助力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充满历史回响与现代活力的交汇点,618战备电台不仅承载着深厚的红色记忆,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巨变,更是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而与此同时,乡村振兴学院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不懈的努力,记录并推动着沂源县乡村振兴的壮丽征程,一笔一划间绘就了沂源的发展的新篇章。实践团表示将继续关注这片热土上的每一个变化,携手并进,在红色记忆的激励下,共同书写沂源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亓凯丽
- 首日医院探行,共图智能康养
- 山东理工大学“智元怡养”实践团队于7月18日启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淄博市大众医院,探索智能康养设备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团队成员不
- 07-18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