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为了深入学习并弘扬工匠精神,6月30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赴嘉兴市“百名学子寻访百名工匠”实践服务团采访到硖石灯彩代表性传承人胡金龙老师,聆听他如何用工匠精神守护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硖石灯彩始于唐,盛于宋,集诗词、书法、绘画、刺绣等工艺于一体,极具工艺价值。”胡金龙老师借着手中的材料开始为我们介绍了灯彩的独特之处。胡金龙老师着重讲解了硖石灯彩是以“拗、扎、结、裱、刻、画、针、糊”八大技法著称,其中针刺工艺尤为独特,能够表现出机器所无法企及的细腻感和立体感,这些技艺的掌握,离不开他数十年的坚持与磨砺。
在对硖石灯彩有了一定了解后,我们开始参观工作室。每一盏灯在架子上散发着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它们栩栩如生,造型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无不展现出胡金龙老师对技艺的极致追求。
胡金龙老师的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更体现在对传统技艺的创新上。胡金龙老师向我们介绍,传统的灯彩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制作成本高,为了更好的传播硖石灯彩文化,在手工制作大型展览、参赛灯彩作品的同时,采用了机器制做商品化的小型灯彩。硖石灯彩文创作品,在声、光、电、材料和传动装置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开发出了茶壶灯、壁灯、花瓶灯等风格独特、便于携带的小型灯彩。面对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的挑战,胡金龙老师并没有选择保守和封闭,而是积极寻求传承与创新之路。同时,他还积极开展非遗教学活动,与海宁的各个中学、高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
硖石灯彩,是工匠精神的结晶,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在胡金龙老师等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硖石灯彩的文化魅力,也被传承人的执着与坚守所感动。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硖石灯彩能够继续照亮我们的文化之路,让工匠精神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