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青年学生亲身体验传统医药非遗项目,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近日,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古韵药香”实践团赴沧州市肃宁县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团一行来到肃宁县中医骨伤医院,拜访了冯氏正骨的第七代传承人冯庚茂先生。在冯先生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观看了冯氏正骨的宣传片,深入了解了这一传统技艺的历史渊源、医疗原理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冯氏正骨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复位技法和在临床治疗中的显著疗效,赢得了广泛赞誉。随后,医院专家又详细讲解了正骨疗法的核心步骤,包括精准的病情诊断、熟练的手法复位以及后续的固定与个性化康复指导,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医正骨技艺的精湛与医者仁心的传承。

怀着敬意与好奇,实践团成员与医院的患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患者的真实分享中,实践团深刻体会到了“冯氏正骨”在民间的深厚影响力。随后,实践团有幸观摩了第六代传承人冯永生先生用针灸方法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亲眼见证了冯永生先生如何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这一神奇的过程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受震撼。

在后续的参观中,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冯氏正骨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交流互鉴是本次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实践团与冯庚茂先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交流。冯先生表示,冯氏正骨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医学智慧的结晶,他希望能够通过实践团的学习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一传统技艺,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实践团的肃宁之行圆满收官,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实践活动是他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一课,未来,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传统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本次活动受到了当地电视台的高度重视,并在“肃宁融媒”和“冀云肃宁电视新闻”中进行了报道,目前已吸引了11.5万观众的关注。实践团的行动不仅提升了公众对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并且促进了传统医药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古韵药香”实践团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展现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担当,为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