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历史,感悟文化
7月18日,来自淮北师范大学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利用暑假时间深入安徽省阜阳市,参观了阜阳市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探寻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增强大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阜阳市博物馆位于阜阳市颍州区清河东路339号,新馆则坐落于城南新区双清湾公园东北侧,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超过12.6万件,其中一级文物64件、二级文物316件、三级文物2303件。博物馆占地面积广阔,主楼建筑面积达3.9万平方米,设有通史展厅、文物专题展厅、临时展厅等多个功能区,年均接待观众超过10万人次。

7月18日上午,实践团队一行准时抵达阜阳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参观了通史展厅“阜颍之昌—阜阳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展厅通过丰富的文物和详实的史料,生动展示了阜阳从新石器时期到民国时期的近八千年沧桑历史,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阜阳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
随后,同学们又来到了文物专题展厅。这里分为近现代革命史专题展厅、书画专题展厅、青铜镜专题展厅以及精品文物专题展厅等多个部分。其中,西汉简牍的展示尤为引人注目,共计5226枚简牍中,《诗经》、《周易》、《苍颉篇》等1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阜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细观,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来自网络工程专业的李杰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对阜阳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深刻体会到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去。”
除了参观展览,实践团队还利用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互动体验活动。在书法绘画区,同学们亲手体验了传统书画的魅力;在青铜镜专题展厅,大家则通过互动装置,深入了解了青铜镜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价值。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亲身体验了阜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淮北师范大学将继续开展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更多学生关注历史文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