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为调研乡村振兴视域下西昌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成都大学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师生实践团队前往西昌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前往大石板古村、四川月城明珠有限公司、新希望三牧乳业有限公司、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围绕乡村振兴、生态农业、文旅发展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西昌市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色,为实践团队提供了丰富的调研资源与宝贵的实践机会。西昌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特色,以“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即葡萄、蔬菜、花卉三大主导产业,玉米制种、油橄榄两个重点产业)为抓手,通过“五美联创”等方式打造多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推动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团队与大石板古村村委会开展座谈交流。
7月9日,团队来到了本次调研的第一站——大石板古村。古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样板项目,组建国有平台(西昌文旅集团)+民企(川威集团)+村集体下属资管公司的混改企业。团队在大石板村村民委员会及川威集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考察了当地三大特色产业“民宿、旅拍、餐饮”,参观了“四川大凉山乡村振兴培训中心”、“中共西昌市委党校现场教学点”周家大院、五省会馆、茶马驿站、民宿精品项目等,深刻感受到了当地乡村振兴繁荣新风貌。
7月10日,团队前往四川月城明珠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实地调研阳光玫瑰葡萄基地。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和考察西昌阳光玫瑰葡萄基地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的运营情况及市场表现。团队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进行了深入调研交流,不仅了解了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还积极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切身体验葡萄检测、运输、包装、分拣等工作流程。月城明珠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企担当让团队成员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作为青年一代,更应当勇担时代重任,在凝心聚力中国梦的征途中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共振。”

图为团队成员在中泽油橄榄基地调研学习。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四川新希望三牧乳业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工作人员向团队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特色产品等,带领团队参观了奶制品储奶、制奶等仪器设备流水线操作过程。三牧乳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向当地农村合作社等提供畜牧技术指导,带动周边乡村牧业发展。下午,团队前往凉山“中泽油橄榄基地”进行深入调研。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橄榄种植园区、橄榄油加工厂、成就展览区等,切身感受到该企业从产业振兴、经济增收、就业促进、生态旅游和文化推广五个方面为当地乡村振兴做出的杰出贡献。通过一天的实地调研,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当地龙头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也立志争做“自找苦吃”的新时代青年,努力奋斗,激扬青春,让青春与乡村振兴“撞个满怀”。

图为团队成员在大石板古村采访当地居民。
7月12日,实践团队在大石板古村展开主题为“乡村振兴视域下西昌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从当地居民与外地游客两方面开展,涉及乡村振兴、西昌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等相关内容。参与调查人员小至初高中生,老至古稀老妪;有月收入过万的创业者,也有政府扶持的低保户彝族人家,尽量做到覆盖人群较广泛、数据较科学。在团队成员的积极宣传、耐心讲解下,三个小时内共收到二百多份问卷,为此次调研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图为团队成员在月城明珠葡萄基地的集体合影。
在本次深入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感悟到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不仅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与农村经济发展,更是农村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全面进步。同时团队成员不仅感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制定乡村发展政策,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还体会到勇担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手段,帮助农村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带动本地产业发展,盘活周边经济。农旅结合发展是带动乡村发展、提振乡村经济的有效路径之一,西昌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已经展现出显著的示范效应,其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行的发展路径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