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充满机遇与挑战,一群怀揣梦想、满腔热情的青年在蝉鸣与烈阳中相识相聚相知,组成一支名为“编译未来”的社会实践队伍,愿一化园丁,点亮科学的星星之火、未来之火、燎原之火。“编译未来”社会实践队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分享科学乐趣,激活科学思维,用实际行动延续科学火苗,同时也在此过程中锻炼自我、实现成长。
七月十八日是“编译未来”社会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尽管烈日当空照、蚊子满天飞,志愿团成员仍热情满满,一大早就到了指定的集合地点。
今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社区宣讲的方式展开,志愿团到达红色小院、联华社区进行宣讲实践。社区宣讲的主要内容是为小朋友们讲解、带领小朋友们操作科学小实验,点燃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志愿团准备了六个科学小实验,分别是飞而不落的气球、酚酞变色、水火箭、油水分离、空气炮、色素染色实验,实验简单易上手,但又充满趣味性,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为更迅速地拉近与小朋友们的距离、使得宣讲更顺利地开展,志愿团成员在宣讲前积极与小朋友们聊天,给小朋友们分发糖果,这一举措果然效果显著,小朋友们在宣讲中情绪高涨、踊跃互动。
早上八点半,志愿团成员们集合完毕,前往红色小院爱心服务站进行宣讲前的准备工作。志愿团成员调试现场的电子设备、摆放整理桌椅、检查宣讲所需的道具、引导小朋友们落座……做完这一系列工作后,志愿团紧张又期待地开始课前热身。
早上九点,红色小院的社区宣讲开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首先对“编译未来”社会实践队的到来表达了感谢,之后,便是志愿团的宣讲时间了。
志愿团宣讲的第一个实验是飞而不落的气球,宣讲人介绍了该实验的原理——伯努利原理,并举了船吸现象、高铁站安全黄线等例子帮助小朋友们理解这一原理,然后,宣讲人带领小朋友们亲自上手操作实验,在实践中加深对伯努利原理的理解。
第二个实验是酚酞变色实验,宣讲人与小朋友们积极互动,告诉小朋友们“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宣讲人先将酚酞倒入试管中,再依次倒入碱性溶液、酸性溶液,试管内液体先由无色变为红色、再由红色变为无色,这一神奇的化学反应引得小朋友们连连惊叹。
第三个科学小实验是水火箭实验,从宣讲课堂的热闹程度就可以得知小朋友们对水火箭最为喜爱,宣讲人简单介绍水火箭的原理后便带着小朋友们走到户外进行实验,迅速发射到空中的水火箭使小朋友们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小朋友们对科学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完成上午的实验之后,志愿队队员们小朋友们合影留念,实践队成员护送小朋友们离开,并帮助服务站人员整理好了宣讲课堂。
下午两点钟,实践队成员到达联华社区退伍军人服务站,开始准备下午的宣讲。
下午两点半,小朋友及其家长、实践队均已准备就绪,新一阶段的社区宣讲就此开始。实践队先讲解操作了油水分离实验、空气炮实验、色素染色实验,并利用剩余的时间完成了飞而不落的气球、酚酞变色、水火箭实验。这里的小朋友们同样最喜欢水火箭实验,据此可知,小朋友们更喜欢的是趣味性高、操作性强的实验。
本次社区宣讲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让小朋友们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科学知识,让科学走出课本、走向生活,这极有利于科学的大众化传播,也对小朋友的未来产生了积极影响,实践队成员更是从宣讲中得到了个人价值被肯定的幸福感与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贡献力量的成就感。
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广泛的、持久的、深远的,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不要偏执于理论知识,更要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同时,社会实践还会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实践操作能力,拓宽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大学生是代代更新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也会随之蒸蒸日上,其影响逐步扩大,这会持续提升全社会的综合素质,提高全民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