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汇聚点滴爱的星火,点亮残障儿童心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进一步传递社会温暖,呵护残障儿童健康成长,营造社会理解、尊重、关心残疾人的浓厚氛围。2024年7月8日,苏州大学无微不至社会实践团队赶赴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福利中心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讲授精心准备的课程、提供细致入微的陪伴关怀服务,温暖残障孩子们的心房,为他们点亮一盏心灯。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40位持残疾证的残障孩子们参加,孩子们的残障类型涉及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和言语听力障碍等。团队成员被分派到四个班级,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四点半全天候陪伴孩子们。

(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福利中心)

一、童心描绘世界,温暖陪伴成长
 多彩绘画课是苏州大学无微不至社会实践团队为残障儿童量身打造的精品课程,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色彩勇敢地表达内心世界。课堂上,团队成员王公旭针对残障儿童的特点,给孩子们讲解了美术的基本知识,并从简单的线条、图形开始教学,很多残障儿童都是第一次接触正式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受智力和能力限制,孩子们甚至连画笔都拿不稳。


(团队成员指导残障孩子们绘画、做手工)
团队成员耐心地指导残障儿童使用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教他们用点、线和简单的形状进行初步描摹,让孩子们大胆地画出心中所想。这一绘画课程大大激发了残障儿童的创造力与自我表达能力,能够让他们在绘画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二、打开心灵枷锁,拥抱悦纳真我 
残障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或是生来有疾,或是后天不幸,对外界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和躲避。无微不至团队成员针对残障儿童在与人交流、情绪管理上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遵循残障儿童天性、符合残障儿童特色的情绪认知课程,如“情绪万花筒”、“认识情绪”等。

(团队成员为孩子们讲述“怒”这一情绪)
团队成员曹鑫鑫以简单有趣的随堂问题为线索,辅以精彩纷呈的情绪认知小动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表达欲,引导孩子们及时发现自己的消极情绪。当负面情绪过多时,小朋友们应当及时向家人、朋友倾诉,做情绪的主人,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三、音乐浸润童心,草坪绽放梦想
在夏日午后明媚的阳光之下,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草坪音乐节。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孩子们协助布置了草坪音乐节的会场。即使有些残障儿童并不善于言语的表达,但作为能够跨越时间与文化的美妙语言,音乐成为了这群孩子们展现自我的独特方式。

(两位小朋友勇敢站上舞台展现歌喉)
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孩子们艺术才华的展示,更是心灵成长的见证,在音乐的浸润下,孩子们的潜能被激发自信心逐渐增强。团队成员李佩原说:“听到这些孩子们的歌声,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强的共鸣,虽然他们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缺陷,但他们的真诚深深打动着我。”稚嫩的童声,传递出孩子们被看见、被听见的渴望,整个音乐节现场洋溢着温馨与感动。


(无微不至团队成员合照)

关爱残障儿童,以爱滋润童心。团队成员用真诚的行动温暖的陪伴为残障儿童的生活注入了活力与快乐、织就了难忘的夏日回忆。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提升公众对特殊教育儿童的关注度”刻不容缓。为帮助残障儿童减少成长障碍,团队成员将坚定不移肩负使命,继续投身人道主义关怀事业,呼吁更多人关注残障儿童的成长需求,为人类的明天保驾护航。

    作者:王公旭 朱盈飛 李佩原    来源:苏州大学无微不至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4-07-21    阅读:
  • 缅怀先烈
  •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 【暑期社会实践】发青春之声,扬绿色理念—池州学院暑期“三下乡